科举成幼儿园园长_作者:清涴(225)

2018-08-12 清涴

  陆安珩看着农户们满是信任的目光,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大对。不过他们的猜测也没错,玉米确实产量也比较高,和红薯一样,南方北方都能种。陆安珩还没想明白农户们对自己到底有什么误解,还在思索中。听了农户们这个问题,陆安珩便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开口道:“没错。”

  农户们顿时齐声欢呼起来,眼神炙热地盯着地上箩筐中那些黄澄澄的玉米种子,恨不得立即将它们带回家种到地里去。

  陆安珩总算是想明白了哪里不太对了,连忙开口打住了农户们对自己的盲目崇拜,摆摆手叠声道:“乡亲们你们先别高兴得太早啊,我的话还没说完呐,这玉米,我也不会种啊!”

  农户们沉默了一瞬,而后转念一想,这话没毛病。人家好好的状元郎,怎么可能会跟自己这些庄稼汉一样,成日里和庄稼打交道,不会种地,多正常啊。说不得就是这博学多才的状元郎在哪本书上看到了关于玉米的消息,这才拜托人找了过来吧。

  不过,陆安珩没办法,不代表农户们没思路啊。

  虽然农户们从来没见过玉米,但是一理通百理通,农户们可是伺候庄稼伺候了大半辈子,即便没种过玉米,但是以他们丰富的种地经验,拿到硬邦邦的玉米种子后,心里便大致对玉米该怎么种有了些微猜测了。

  陆安珩素来对农户们很是宽容,非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从来不找农户们要补偿,脾气又好,对农户们也没什么高高在上的主人做派。是以农户们心中的顾虑不太多,一听陆安珩这话,当即便有几个须发皆白的老翁开口道:“陆大人,若是您信得过我们这几个老东西,不若给一点种子让我们来种一下试试看?我们别的本事没有,伺候庄稼还是有一手,这个玉米,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应当能种出来。若是种不成,我们再赔您这个种子钱,如何?”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这么处出来的,陆安珩听了这几个老农真挚的话,再看着他们极为认真的神情,心知他们是真的愿意自己花钱来做实验,将亏损都担在了他们自己身上。

  陆安珩知道这几个人家里光景也不大好,他们虽然得了庄户的活计,又种了红薯,按理来说日子不应过得这么紧巴巴,只是他们家中人口众多,又有好几个正值长身子的孙子,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是以家中怎么也留不下余粮来。

  即便如此,几人还想着为陆安珩分担一下烦恼,打算自己扛一部分风险。虽然那些风险在陆安珩看来不值一提,却有可能是他们一家一年的口粮。

  这样的淳朴,足以让陆安珩动容。

  看着这群农户们脸上的满足与期冀,陆安珩有一瞬间的恍惚。和淳朴的人在一起,似乎总能被人性中最质朴的那一部分所感染,让人浮躁的心逐渐安定下来。

  陆安珩忍不住沉下心来回想了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蓦然发现,自己已经偏离了原本的轨道,正在往一条歧路而去。

  在扬州的陆安珩意志坚定,一门心思为科举而努力,初入京城的陆安珩找到了更深层的人生方向,想要为正在苦苦挣扎求生的普通百姓做一点点贡献。翰林院修撰的陆安珩也做得极好,沉稳地朝着目标努力。

  然而当上了中书舍人和肥团子们夫子的陆安珩却迷失了自己,在周围人的纵容宠爱之下,逐渐有了熊孩子的影子,虽然心性依旧良善,气性却大了不少。这样的发展,在官场而言,绝对是致命的。

  想到元德帝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再回想了一下姜锦修意味深长的脸色,陆安珩顿时觉得脸上烧得慌。原来长辈们早就看出了自己的变化,只是出于爱护之心,并未下狠手敲打自己。

  陆安珩想明白后,自然是羞愧难当,想着自己之前还和元德帝顶嘴,更觉得自己蠢得天怒人怨,将别人的好心当做驴肝肺。

  既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陆安珩面壁思过了好几天,便耷拉着脑袋滚去姜锦修面前挨喷去了。

  出乎意料,素来一言不合就喷人的姜锦修这回竟然没有爆发,反而是用一种极为欣慰的眼神看向陆安珩。

  冷不丁受到这种特殊待遇的陆安珩还有点小慌张,生怕姜锦修正暗搓搓地给自己憋了一个大招。

  这回陆安珩倒真是误会姜锦修了,姜锦修这会儿是真心实意地感到了欣慰,看着陆安珩既羞愧又忐忑的神情,姜锦修的眼神柔和了不少,含笑点头道:“说实话,你能这么快就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倒是比我预计的时间还早了上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