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你功名放下_作者:一纸轻寒(49)

2018-08-08 一纸轻寒

  可到底为什么顾念不喜欢笑呢?顾念自己也不知道。

  这话有点扯远了。我们继续说顾况和顾念兄妹。

  顾况今年大约二十一二,当然也可能是二十五六,穷人家的日子,原本就不大能记得清楚年纪,何况,顾况原是个单身汉。

  顾况父母早亡,只留下了几亩薄田,他自个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没等成年,田地是败光了的,只留下三间瓦房,顾况打定了主意不能卖掉。没有办法,后来只能做起了偷鸡摸狗的勾当。

  好在兔子不吃窝边草,顾况在狗尾巴巷里还能过得下去。

  可就是今年春末,顾况忽然就有了妹妹了。而且是个如花似玉的妹妹。顾况说,这是他二叔家的女儿。

  街坊四邻住久了的老人儿,也都没人听说过顾况他爹有这么个弟弟。但是狗尾巴巷子居住的人长寿的不多,长寿且脑子清楚的人更不多,顾况说了,也就没人来拆穿他。

  虽说不明白顾念的来历,但大家都猜测着说顾况是从别的地方拐来的这个女子。别看女娃娃似乎以前的事情都不记得了,瞧着却是个大家闺秀的模样,行事说话怪与众不同的。想来顾况瞅着风声不紧,恐怕是要把这个女娃娃卖到什么不尴尬的去处,发笔横财,这女孩儿长得多俊啊!

  街坊里闲话揣测的事情,往往最后都不怎么当真。这都一年了,人家顾况也没有把自个儿妹妹卖了,不但没有卖,还精心照看着,照顾得比亲妹妹还亲。

  顾念来的时候真的是大家闺秀的风范,可她自个儿好似也不大习惯自己的模样,没过多久,东家串西家走,学了些针头线脑的本事,揽了些活计,一日日接着地气儿泼辣起来了。现如今谁看见顾念,都觉得她真是土生土长一株狗尾巴巷子里的狗尾巴草。

  顾念不傻,顾念知道自己不是顾况的妹妹。

  她的确记不得以前的事情了,可是她还清楚的记得,自己睁开眼的时候,是在荒郊野外,顾况正在她身上翻找着什么。顾况手中拿着她的钗儿环儿,珠儿钏儿,似乎还嫌不足,正在摘她腰间的玉佩。

  她坐直了身子的时候,顾况尖叫着:“鬼啊!”然后昏了过去。

  后来,是顾念把顾况拍醒的,顾况指着顾念念叨:“诈尸,你,你诈尸。”

  顾念觉得自己不是诈尸,她觉得自己只是一口气隔了好久才又重新喘了上来。她似乎是要死了,她却似乎还不想死,她似乎在谁的眼眸里看见了舍不得。

  不能死!她不要就这样死去。所以她活了过来,只是记不得以前的事情。

  记不得以前的事情,不代表她就相信顾况的说辞。

  她不认识顾况,但是,她也不愿回到过去呆过的地方,那一定是一些可怕的回忆,稍微想想,就感到头痛欲裂。

  所以她跟着顾况回家了。她说:“我过去的记忆好像不怎么愉快,但是总还是有我要念着的事情,从今日起,我叫顾念。”

  顾况犹豫了好久,把一兜金银首饰丢给顾念,他说:“这是从你身上扒下来的,我花着不怎么落忍,哥哥不能靠着妹妹养活。”

  顾况的确是想洗心革面,从新做人的。毕竟,有了一个妹妹,他居然觉得自己好似有了家一样。只是眼前的世道,轻易也容不得谁的洗心革面。顾况只好继续偷。

  每次得知顾况偷窃,顾念总是要把他好好骂上一场。

  比如前几日,顾况在集市上,偷了田员外第三房姬妾的金簪。被带到牢房的时候,顾况热情地招呼着牢头:“高爷,最近生活可好?都想死小的了。”

  高牢头叹着气问:“怎么偷金的了?还不小心给人看见,这回要多呆些日子了。不怕你家妹妹没人照管?”

  顾况的眼眸里就闪过一些郁郁,他是想攒些银子,给顾念找个好人家的。或者也该找个时候打听打听顾念的家。只可惜当初只听说浮云山庄里埋的是个有钱家的姑娘,可墓碑上,竟然连个名字都不没有留下。只听说,似乎女孩是从宫里出来的,却怎么没个名分,没有名分也就罢了,怎么没有跟着家人回了故土?竟然有人为了她修了个浮云山庄,种下百花,却将她孤零零葬在那里,只留一个耳聋的老庄汉看守?

  顾况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又不敢打听的过于热切,毕竟当时是自己太没有做贼的原则,穷极了竟然想要盗墓。挖开了坟墓也还罢了,竟荒唐到觉得人家姑娘面色如生,温柔可亲的模样,实在不该埋在冰冷的坟墓,头脑一热,将“尸首”背到了荒郊野岭。到了那时,顾况才觉得害怕,却没想到女孩儿竟然被风一吹,重新活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