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你功名放下_作者:一纸轻寒(74)

2018-08-08 一纸轻寒

  “可抓到何人纵火。”

  萧央敛首躬身,回:“臣有罪。”

  “嗐!”刘旭叹息,“都是废物!若今日逆贼的兵马攻城,你们一个个都等着来给朕收尸好了!”

  听皇上雷霆之怒,萧央更加惭愧,双膝重新跪地,道:“臣有罪!”

  刘旭往座椅上一靠,喊卫公公:“茶!”

  卫公公也正震撼不能自拔,随手抓起一个茶壶,倒茶给刘旭递上。

  可子时之后,寝殿的茶倒是一直温着的,大殿里的茶却不再更换,刘旭喝在口中,冷冰冰不是滋味,不禁青白了脸色,拿着茶盏就要向前掷出去,抬眼却瞧见萧央依旧跪在眼前,于是生生忍住,把手中的茶杯重重顿在御案之上!道:“你跪在那里作甚么?等朕赏呢?”

  刘旭心中愤怒,下手极重,杯子在御案上,也碎做一片片,割破了刘旭的手指,汩汩溢出鲜血来。

  旁边卫公公瞧见,一张脸全没了颜色,哭天抢地喊人宣御医,一行自己也赶忙拿出帕子要给刘旭包裹。刘旭却恼怒抢过帕子,自己随便缠在手上。

  宫中瞬间和宫外一般混乱了起来。

  萧央看御医终于帮刘旭把手包扎好,却缠得如粽子一般,不禁连连叹息。

  刘旭听他叹息,没好气道:“叹气做什么,朕还活着呢!”

  萧央默然片刻,竟有些情怯道:“臣还等着皇上拟恩旨抚恤城中百姓呢。”

  刘旭一怔,道:“你来代朕拟旨。”

  萧央赶忙走到御案一侧,磨墨等待刘旭开口。

  不多时,抚诏被各侍卫高举,在月华城混乱处宣读。民心虽依旧惶惶,但朝中重臣都还能各显神通,四处打探些消息,唯平头百姓无可奈何,一行暗自揣测,惊疑不定,一行被侍卫和衙役们劝着赶着各自回家。

  此事一出,城内风声更紧,巡城的侍卫又添了人,紧锣密鼓四下搜查。也正因出了事,百姓反而不再厌烦侍卫上门,每每不见了铁甲长矛的兵将,反而觉得不安。

  城里搜索紧张,城门处更是戒备森严。金大舟待要离开,无奈作茧自缚,只好听着自己的肚子发出滚雷似的声响,却躲在一间废弃的老宅子里不敢出门。这宅子原是“烽山”的一个暗舵,被萧央挑了之后,就安排侍卫看守,只是金大舟何惧这些三脚猫的角色,他溜进了宅子,自寻了稳妥的去处酣睡许久,等醒来也不敢贸然出门,等着天黑无聊,暗自里将刘氏十八代祖宗问候了无数次。

  原来,他昨夜与萧央过招,没讨了好处,心头郁郁,也不敢回宁安寺。自思索了一遭,恼恨地寻了家客栈,偷出几床的被褥,又找了家酒窑子,将被褥拿酒浸得湿透。准备一番,裹挟了烽山舵口埋藏着的一些火药硝石,便要去做一件大事!

  金大舟力大无穷,扛着湿透了的被褥竟也身轻如燕,到了月华城东城门外,他只把被褥卸下一床就跑。守着城门的侍卫闻着刺鼻的酒味,又看见怪物似的形态倏忽而至,倏忽又走,赶忙鸣金示警,众人一起去查看那地上黑乎乎的物事。谁料空中几个带着硫磺硝石的箭矢呼啸而来,未到城门已然着了明火,落在地下的被褥之上自然火势骇人,其间火药硝石炸起,倒轰轰烈烈!

  城门处的火其实不能造成什么实际性的威胁,可侍卫们一时慌乱,竟然伤亡十数人,待冷静下来扑火,又耽搁了一些时候。众人被烧得灰头土脸,不禁急怒交加,急忙忙发了讯号给城中兵马,四下里只当城门处出了大乱子,一时间都往东门涌来。

  众人乱纷纷赶到东门,却又见北门着火,北门乱罢,又是西门、南门……

  各路兵马明知被人牵了鼻子走,却也无可奈何,各自将纵火的情形形容得十分可怕,纵火的金大舟不但变成了三头六臂,功夫又“提升了”几重,而且是伙同了许多强人,精心设计了此次纵火……

  金大舟肠子直若竹竿,原就是为出自己一肚子的恶气,再想不打此番行径造成的后果,真真是“翻天覆地”……

  先是萧央因此难辞其咎,早朝就被刘旭降了三级,责令待罪立功。

  朝中早有人眼红萧家历经三朝屹立不倒,此刻见萧央被罚,暗地里生了许多口舌,甚至有些想藉此踩一踩升平将军府的,退了朝便凝神静气开始拟折子。

  沈灵犀听闻此事,不禁大为担忧,搜肠刮肚准备了一箩筐安慰的话语赶到萧府,却见观棋无精打采守在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