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弦上说相思_作者:沈水静澜(37)

2018-08-09 沈水静澜

  不过是句戏言,在场倒是有人激动起来了:“还真有个柳下惠!照碧姑娘,敢不敢试一试!”

  玉殷只当是戏言,轻笑一声:“他敢来,奴家就敢试。”

  不过几日真有人将他领来玉宇琼楼,玉殷被几名士子簇拥到二楼雅间门前,耳边如蚊蜂齐鸣。

  “照碧姑娘,我可把人弄来了,你可不要只会动动嘴皮子噢。”

  “照碧姑娘,这柳下惠是出了名的,我等是信得过才带来试试,不要让我等失望啊。”

  士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激动。玉殷柳眉轻挑,道:“行了行了,我秦照碧岂是口出狂言的小人?”

  说罢她推门进雅间,将衣襟一解,光润如玉的酥肩从嫣红的云裳中探出,红润的嘴唇如花瓣展开笑意,上挑的眼角如燕尾划出的弧线。雅间门外的士人两眼发光,雅间内,竹影映轩窗,紫檀香薰烟起,身着月白长衫的男子负手立在窗前,光凭背影也能感受到其清淡雅致的气质。

  玉殷翩翩迈了几步,却发现越接近他心中越莫名发慌。嘴角嫣然笑意渐渐散去。

  那男子转身,眼眸清澈无染,周身如沐云烟,云烟渐渐凝成一对雪衣鹭鸶绕身盘旋飞起。她能感觉他清冷的目光一直留在她的脸上,不曾下移一寸,被注视的肌肤上由寒转暖。

  “照碧姑娘?”陈光义看她,又看门外的士子,惊愕道,“怎么是你?”

  在目光不经意触及她袒露的锁骨后,迅速地转开头:“这……这究竟怎么一回事?”

  而玉殷双颊滚烫飞红,整个人木讷地愣在原地。

  一名士子笑道:“朗正,这就是要来挑战你的人啊。”

  原来陈光义一直以为,他们口中所谓的“高人请战”是论战,却万万没有想到是这么个意思。待他明白过来,心中虽有恼火,但依旧朝玉殷道:“多有得罪,还望姑娘海涵。”继而忍气敛声对众人作揖道,“陈某还有要事在身,先告辞了。”

  ☆、【第七章】不知今夕是何年(2)

  陈光义在士人眼中从来是高洁傲岸的代名词。年少便中壬戌科探花,为老平南侯所器重,曾在东林书院讲学,即便是阉党气焰最为张狂的时候直言进谏,不曾对魏忠贤退让半步。

  不狎妓,不饮酒,专心研究学问,除了与平南侯府的小郡主,也就是他的未婚妻有过来往,从不近女色,恪守道学家风范。

  玉殷想,这样的正人君子不该不守诺言的。

  但陈光义确确实实说过要来玉宇琼楼欣赏琵琶曲的话,可这么久的一段日子,便只有这次来,还是被骗来的,难道身上不染凡尘的人在脂粉堆中不能呼吸么?竟让他如此避之不及。

  她每每望见琵琶身上绘上的那对鹭鸶,就会想起陈光义。每次与他见面,他好像总是沐浴在云烟里,雪衣鹭鸶周身环绕翩飞,像个误入凡尘的谪仙。

  当然她不可能知道,陈光义并不是第一次来到玉宇琼楼,他也曾想像个君子般去赴约。阉党被诛之后,局势不再艰险,士人又可以纵情山水、游玩吟唱。陈光义选择在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来到秦淮河畔。

  一路微风清爽,荷叶绿碧,含苞的荷花已经有些许打开花瓣。风中飘来菡萏清香,他不禁心情舒畅。

  接天莲叶无穷碧,视线被荷盖截得断断续续。清荷皎白,顶带嫣红,如傅着胭脂的女子娇羞的脸。陈光义深深吸入一口气,顿觉清香荡肠,回味无穷。不远处从荷叶中探出的一朵荷花苞,皎洁如玉,纤细如月,白玉与绿璧交相辉映,格外诱人。

  无风自婀娜。陈光义心中赞叹道。

  “玉殷姐!”远处传来女子婉转如莺的呼唤声,陈光义突然回过神。

  一转眼,却见那荷花苞直直地折下,那一簇荷叶堆动了动,如风吹云,一叶竹筏自荷叶下飘出,竹筏上轻纱曼衫裹着一女子玲珑身段,那女子慵懒地侧卧在竹筏之上,一双雪白如玉纤细如月的脚搭在竹筏边沿,在水中点开涟漪。

  陈光义一眼便认出那女子是曾往平南侯府弹奏琵琶的秦照碧,再一看,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方才看到的那朵花苞,竟是她抬起的一只纤足。

  顿时觉得羞愧难当,屏气等她乘竹筏离去,立马离开秦淮河畔。

  回府后愣是拿起经书读,数个时辰过去也没能完整读完两行,脑海中忽而闪过那副白碧交错的画面,又忽而涌起一股羞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