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之后_作者:碧云天(170)

  姜秀娘觉得上官重楼这会儿好像终于长大了,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但起码上官重楼明白自己要什么,做什么,这就足矣了。

  “师傅,你要不要看看我在这边种的人参?”姜秀娘起身说道。

  果然如姜秀娘所料,上官重楼马上就来了兴致,根本就不复刚才的失落,道,“自然是要看看,还有师傅给你留的功课呢?”

  姜秀娘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

  随着肚子越发大,朱贵人闹的就更凶了,有时候是不吃饭,有时候则是摔东西,只要能看到的东西都会砸个稀巴烂。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为什么,朱贵人差点害死皇帝,要不是因着这珍贵的龙胎,根本就不可能活到如今,越是离产期近,她就发作的更厉害,一旁伺候的人更是战战兢兢的,生怕有一天,一个不注意,朱贵人会自残到伤了自己。

  朱贵人出事倒无所谓,别是龙胎出了什么事。

  皇帝身体渐渐治愈,虽然一边的手和脚都不太灵活,但是被人搀扶着好歹能走路了,这一天用过了午膳,兴许是想看看孩子,坐着龙撵到了朱贵人住的宫里。

  要说如今皇帝能有什么期盼,除了朱贵人这孩子,不做其他之想,只有他自己有了亲子,这皇位才能坐的稳固。

  更何况,虽然以前被德清郡主压着,但其实他心里也是十分期待孩子的。

  到了朱贵人住的院子,推门进来,那些宫女内侍自然跪着相迎,至于朱贵人,那是唯一不用跪的人。

  皇帝跟朱贵人闲聊了几句,不过都是在问孩子,有没有胎动,是不是不舒服?或者想吃点什么。

  朱贵人见皇帝这般和蔼可亲,一想到自己的以后的命运,忍不住落下泪来,跪在皇帝前面,拽着他的衣袖,哭求道,“陛下,妾身也不知道那药吃多了会伤身,妾身是无辜的呀,再说,您忍心让一个孩子刚出生就没有娘?”

  皇帝见朱贵人跪下来,就盯着她的肚子皱眉,一旁的内侍也是惊到了,赶忙去搀扶,这肚子如今不小了,别是出个好歹,道,“娘娘,您先起来。”

  “不起来,今天要是不给妾身一个说法,这就是去死。”

  皇帝想起御医的话来,不能刺激朱贵人,无奈好声好气的哄着,却决口不提以后如何处置的事情,朱贵人也是人精,知道不能一味的闹,太医署里有许多狠毒的药,可以让她听话的生下孩子来。

  她就是想着每天都磨一磨,兴许能撼动皇帝呢?

  皇帝只觉得这一次真不该来,还不如喊了那新入宫的秀女来作陪,实在是无趣的很,找了理由就离开了。

  等着到了路口,却是看到一个女子跪在地上擦拭这一条路上的青石板,那模样极为熟悉,似乎是他送到朱贵人身边的德清郡主。

  皇帝也不说话,就这么静静的看着。

  这是朱贵人宫门前的一条路,通向皇帝的寝殿,德清郡主穿着一件宫女的绿色衣裳,跪在地上,认认真真的擦着,从第一个青石板开始,慢慢的,一个又一个,那虔诚的模样,似乎不是擦石板,而是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皇帝不说话,内侍也不敢打扰,只这么在一旁静静的等着。

  皇帝看到日落夕阳投射在德清郡主略显消瘦的面容,却意外的带出温暖的光晕来,他目光暗沉,冷声说道,“回宫。”

  ***

  时间匆匆而过,特别是快乐的时光,很快酷热的夏季就要结束了,姜家人也要回去秋收,姜秀娘很是不舍,但是也知道这件事拖不得,准备许多礼物给他们,李氏,吴氏和白琉璃都是衣裳和首饰,给老太太的则是檀香木做的手杖,毕竟年岁大了,正好用的上。

  孩子们则是文房四宝,鼓励双生子多读书,只不过姜秀枕对着这般用心的姜秀娘摇了摇头,说道,“哎,不是那快学习的料子。”

  两个孩子聪慧归聪慧,但是兴趣不在这里,不像是汪羡康,因着汪右林本身就是状元郎出身,家里藏书不少,但凡是汪家人,没学走路,先学的握笔,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汪羡康很自然的就觉得自己要好好读书。

  双生子不一样,他俩比起枯燥的读书,更喜欢跟着姜秀枕练拳,等着后头觉得练拳也累了,就开始对做药丸子感兴趣。

  姜秀娘却是觉得无论做什么,只要不是半途而废就行,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不是非要读书才行。”又道,“这做药丸的营生总是要做下去,如果孩子喜欢,那是不挺好?说明子承父业,咱们后继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