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洗白手札_作者:叶菱歌(79)

2018-08-06 叶菱歌

  反倒是郑月笙不好意思,扭扭捏捏地。

  郑夫人浑不在意。她总是这般和和气气地笑,可郑月笙稍稍想想就知道她这三伯母定不是表面上这般和气。不然怎么打理郑家上上下下一应庶务?

  郑夫人坐下来便一眼瞧见郑月笙手里的镯子。

  “哟,好漂亮的镯子。怎么之前不见阿笙拿出来戴?”

  郑月笙敛眸。她怀疑三伯母就是听了风声,得知晋王送了东西来才一大早跑来她这院子里的。

  她离开荥阳进京便是为了求一门好亲事。如今郑家和太后皆在尽力撮合她和晋王,郑家想靠她拉拢晋王,遂委托太后促成这门亲事。

  朝廷局势她懂的不多,但也知道东宫里的那位怕是不长久了,按这意思,郑家是打算押在晋王身上了。

  她原本对晋王无意,虽说身份地位倒是挺符合她的心意,可她嫌他太过轻浮风流,恐非良人。

  可她心里明白,她的婚事早已由不得她自己做主,只能听从郑家安排。

  郑月笙抬手自盒中拿出那只玉镯,正欲开口说话,忽下意识地抬眼看了眼梳妆台上的铜镜。

  她惊骇地自镜中窥见一具红颜枯骨,自那腐败灰气里依稀辨出了自己的眉眼,甚至瞧见了那瘦得皮包骨的手腕子上戴着一只一模一样的玉镯。

  她手一松,差点摔了那玉镯。

  郑夫人皱了眉,面带关切地问:“怎么了?”

  郑月笙内心惶然,面上对着郑夫人强做微笑:“无事。”转而又看向手里的那玉镯,强自镇定道,“这镯子搁在箱底搁忘记了,今儿才想起来拿出来戴。”

  闻言,郑夫人看向郑月笙的眸光变了变。这镯子分明是今早从晋王府送来,经了她的手才送进她这侄女的院子的。

  郑月笙心里也明白这话瞒不住郑夫人,她此刻六神无主,不知所措。

  郑夫人深深看她一眼,瞧出她的不对劲,倒也不为难她,片刻后便起身告辞:“伯母还有事儿,便不多坐了。你好生在府里住一段时日吧,我和你三伯父会看着你风风光光出嫁的。”

  郑月笙应了声“好”,笑得僵硬。

  ……

  自那日后,郑月笙把自己和那镯子一同闷在屋子里,闷了足足有一旬时日。

  一旬后,她握着那只玉镯,递了牌子进宫面见太后。

  第43章 太后赐婚

  已是初夏, 阳光融融, 瞧着温和,却隐隐透出几分炙人的意味来。

  郑月笙久不见阳光, 此刻走在宫里宽敞的大道上,晌午颇有些毒辣的太阳直直地照在她身上, 让她一阵眩晕。

  她停下步子, 拿帕子擦了擦额角冒出来的汗珠。

  身旁的侍女自责道:“怪婢子忘了带把遮阳伞。”

  郑月笙摆手不言,停了会儿便继续走了。

  未走几步,迎面碰上一妙龄小娘子, 妖妖娆娆、娉娉婷婷地走过来。

  正是宁国公府苏三娘。

  苏虞今儿个心情甚佳。因为她终于把那恼人的佛经抄完了,只等着交完差出宫回府过她的逍遥日子去咯。

  在这宫里束手束脚了这么些时日,可憋坏她了。

  今晨抄完了最后一卷,用过午膳之后,她把自个儿好生拾掇了一番,打算去兴庆宫交差, 不料太后正在午睡, 她只好先在宫里头逛逛, 等太后醒了再去。

  这不, 没逛多久,便碰上匆匆入宫的郑家九娘郑月笙了。

  苏虞今儿心情好, 对谁都是笑眯眯的, 此刻她瞧见了郑月笙也是笑吟吟道:“哟, 郑姐姐呀, 有些时日没见你进宫了呢。”

  言语间, 阳光穿透她鬓边袅袅娜娜荡来荡去的镂空掐丝金步摇,刺进郑月笙的眼睛里。

  郑月笙微眯着眼,看着她明丽的笑颜,恍惚了一瞬。

  她似乎今儿才发现眼前的这位苏三娘美得有些过于耀眼了:一身八幅的高腰襦裙,裙头绣着一朵清丽的芙蓉,裙摆处用银丝浅浅地勾勒出一片荷塘,几朵含苞待放的荷花藏在层层的裙摆里,长长的裙裾底下又藏了双藕荷色的翘头履。

  郑月笙视线猛然顿住。

  那双藕荷色的翘头履上缀了两颗浑圆饱满的南珠,一颗大大方方露在外头,一颗一半身子躲在裙裾里。

  郑月笙脑海里霎时间闪过秦汜袖中那支镶南珠的簪子,和恍恍惚惚似是在梦境里出现过的那件领口缀了南珠的斗篷。

  郑月笙呼吸急促起来。她缓缓抬起头,眸光复杂地看向苏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