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把家中的大别墅卖了,把多年的存款拿了出来才勉强还清了债务,爷爷住进了养老院,他进了大学。
时光青涩,他从此一贫如洗。
那年他十八岁,进江大的第一天,买了陆天瑜的棉被。
她作为批发商,和几个同龄合伙人,承包了整个学校新生需要的被子,棉被摆满了学校临时借给她的屋子,后来才知道,她不仅承包了江大的棉被,还承包了隔壁学校理工大学的。大家都买她的棉被,因为她的团队不仅送货到宿舍,还包铺床。
他的床是她亲自铺的。
她有着浩浩荡荡的团队,七夕卖花,中秋卖月饼,她大二时和吴桐合开了一个摄影馆,闲时拉客,忙时修图,关键她还在外租了几个场地,办了补习班,雇了学校里成绩特别好的人专门给将要中考和高考的孩子补课。
她年纪轻轻,收入不菲,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连最迂腐的老教授都对她颇有赞赏,关键她成绩也不差。
关于她的事迹,崔甲在同他买被子的那一天对他说的一清二楚。
那天他只匆匆见了她一眼,她留给他的印象,只是一个瘦弱的长发女孩。
有一天,他从图书馆出来,那天下着大雨,他撑着伞走进雨中,路过校园里那长长的林荫道,她突然全身湿透的从亭子里钻出来,手里抱着一个保温盒,跳到他的伞下,一缕长长的黑色秀发粘上了她的脸颊,她笑着对他说:“帅哥,我可以借你的伞躲一躲吗?”
他认得她就是陆天瑜,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他点了点头,冷冷地问上一句:“你去哪里?”
她微笑,明眸善睐的说:“我去男生宿舍。”
他们并排走到男生宿舍,他走的很慢,他希望再走慢一些,让他能多有一些靠近她的时光。
她说了句谢谢就走开了。
隔了一个星期他才发现,她在下雨天从来不带伞,喜欢随便钻到别人的伞底下。
那是周六的下午,他从图书馆出来,她走在他的前面,那天忽然下起了雨,没有任何的征兆,连天气预报都不曾报备,在图书馆前的空地里,他看见陆天瑜跑到了一个女生的伞下,哗哗的雨声中,他听不清女生和陆天瑜说了什么,然后只见她独自跑进了雨中,淋成了落汤鸡。
随后他看见一个男生走进了女生的伞下。
那时,他还曾感慨,为什么她总是不记得带伞,为什么她不等雨停。
他对她印象深刻,因为她除了有不带伞的习惯,记性也很差。
与其说她记性差,还不如说她不爱记些琐事。
那天等雨停了,他去了离校门口最近的一家饭店吃晚餐,这家店的口味不错,四张桌子全都坐满了人,他点了一个竹笋炒牛肉和焖豆角。
两个女生进了店,环顾了一眼四周,就坐在了他的对面。因为店内的四张桌子,只有他这一桌坐了一个人。
陆天瑜和她的好朋友张敏敏坐在了他的对面,她们似乎是熟客,叫着老板的外号“丈母娘”,陆天瑜吆喝着说:“丈母娘,上一个爆炒小河鱼和海带汤。”张敏敏补充说:“还整一个小白菜。”
也许是熟客的关系,她们的菜都上完了,他的竹笋炒牛肉才缓缓端了上来。
他们的菜放在一桌,陆天瑜竟然毫不客气地拿着筷子戳走了他碗里的竹笋片。碍于她吃得正香,他不好开口,毕竟她曾给她铺过床不是?
张敏敏把他盘子里牛肉片也给挑走了。
他当做什么也没有看到一样,任由她俩狼吞虎咽。
隔壁桌的客人走了,丈母娘收拾好了桌子,望了望他,也许是想起了什么,终于走进了厨房,去厨房炒菜去了。
也许是他望着陆天瑜吃饭入了神,因为她吃起饭来实在是太不文雅了,就像是饿死鬼投胎一样,吃得正香的陆天瑜抬头用不怀好意的目光望了他一眼,对张敏敏说:“敏敏,旁边桌子没人,我们去那吧。”
他想,她是误会他了。
张敏敏端走了海带和小河鱼,陆天瑜端走了小白菜,还有他的竹笋炒牛肉。
他听见她对张敏敏说:“敏敏,这里的竹笋真好吃,下次咱还点这个。”
“确实不错。”张敏敏回复说。
千呼万唤始出来,丈母娘终于把他的豆角端了出来,一脸摸不着头脑的样子望了望他:“我记得你还点了一个竹笋炒牛肉,难道我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