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赶紧放下漫画书,往李清那边看去,只看见李清正她的练习册上写着什么,聚精会神,旁若无人,比她看漫画书还要认真!
语文老师那凶神恶煞的样子顿时浮现在她的脑海里,他最讨厌的,就是书面不整洁的学生啊。
她惊呼,抢过李清手中的练习册:“婶婶你在干什么!”
“我看你这两页都做了记号,就帮你做啦。”
她看了看练习册,只有根据拼音写词语没有写,但是理解和比一比再组词的题目已经写完了,而且都做对了。
她仔细地看了看,是的,她没有看错,都对了,李清都写对了!
她惊奇地望着李清,就像见到了母猪会上树一般惊奇,李清没上过学,竟然会做题!
“婶婶,你怎么会认识字的?”
她笑了笑,“都是在你家电视上学到的。”
从前她也是佩服李清的。
她佩服她能炒得了香香的好菜,能担得起重重的木柴,能蹲得了黑黑的窑子,烧得了黑黑的木炭。如今,她又能做了她的作业!她对李清的崇拜又多了一分。
她由衷地说:“婶婶,我好羡慕你……”
“羡慕我?”
“是啊,你这么聪明,要是你去上学的话,去我们班,一定能当上班长。要是你做班长,我做副班长也是心甘情愿的。”
李清没有说话,眼睛望着远方,在一百瓦钨丝灯的照耀下,她看到了李清迷茫的眼睛和无奈的表情。
后来她才明白,那时,李清的眼里出现的东西叫做憧憬。
“婶婶,人人都去学校里读书,你为什么不去呢?”
“我家罗林以前是打算送我去读书的,但是爸妈不同意,而且我家也没有钱……天瑜,我真羡慕你,不仅聪明漂亮,还能去上学。”
是了,当时义务教育并没有普及,更何况,在这个封建传统的小镇里,她只是一个童养媳,谁又能阻止这样的悲哀呢?
那时的她,除了庆幸不用像李清那样每天干这么多的活,还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她不知道这惆怅的源头。
是否是因为年龄小,所以体会不到苦难的感觉呢?
第八十一章 黑夜
自古以来,寒门之子若想闻达,读书是大多数人要走的道路。而女人,若想挣脱封建的牢笼、丈夫的“囚困”,想要独立于家庭,那么知识和眼界是不能少的。
可是,在这清明的时代,在这付出就有回报的时代,李清却连踏进学堂的门都只是一个不能触及的梦。
有阳光的地方,就一定有影子。
李清曾对她说:很羡慕她,她像阳光,而她自己只配做影子。
她知道,李清爱笑,但不一定过得好。她不想像李清一样,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所左右。
天瑜自小想的就与别人不同,当同龄人守着电视机看着动画片时,她早就看过了那些谈情说爱的言情剧,当别人看着《欢天喜地七仙女》时,她就已经明白了钱的重要性了。
钱真的能给人幸福。
她总是对李清说着:“有了钱才是生活的主人,否则一辈子只是贫穷的奴隶。”
她不愿做永久的奴隶。
而李清,听了她的话之后,也只会陷入一阵沉默。
前几天,她看到集市上有人卖着泥鳅和黄鳝,她问了问价格,十五块钱一斤,价格还很高。
也许她可以做点什么。
在一个星光闪耀的盛夏里,老刘在门前驱赶着蚊子,而她正在给老陆打着铝做的手电筒,她花十块钱买了一个铁叉子,用来叉泥鳅的,老陆正给他的铁叉做着长柄。
老刘嘲笑:“你们父女俩就知道做这些破玩意!”
老刘不懂,那是她“拓宽市场”的希望。
她已经读四年级了,初春的时候,在山上采蕨,卖了十八块钱,还和同学一起去剪捡废品卖,卖了十块钱,她是想独自去捡废品的,但觉得有些丢人,就叫了同学一起给自己壮胆。
她平时成绩特别好,总是教别人写作业,借作业给别人抄,自然也不是免费的,一块钱一个星期。
她已经存了不少钱了,对于别的同学一天只有五毛的零花钱来说,她算是一个小小的地主婆了。
以至于老刘经常打着她零花钱的主意,老刘常说:“天瑜呀,要不然你那几百块钱就给妈收着吧,丢了或者被老鼠啃了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