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上农家_作者:中国结(81)

  不过,夏冰儿见大家都这么开心,对于在赵王府经历的那些事,便觉着也没什么了。

  这么多的银子,如何好好的利用是个问题。

  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商量了一会儿,最后决定。银子全部归夏冰儿保管,每月夏冰儿拿出一两银子给夏红作为家里的开销用。

  然后,一部分银子拿出来,给弟妹们用。

  在夏家村恐怕是不行,因为这里还没有私塾,但若是让弟妹们都去镇上,那家里就没人照看娘了。

  于是,夏冰儿最后还是决定,请个私塾先生过来。

  一来,弟妹们可以常伴段氏左右,二来,全家人可以一起接受知识,没有外人的干扰,倒是一件美事。

  请先生在这个时代也不算是个稀奇事,但要请个好的,又价格相对便宜的倒是挺不容易。

  夏冰儿去镇上跑了几趟,不是太贵,就是那先生太傲,不愿去他们那穷地方教书。

  正在夏冰儿发愁之时,家里却突然来了客人。

  “夏冰儿在家吗?”小武在门外问道。

  夏冰儿打开门,只见周亮带着小武,二人走了进来。

  “听说你从赵府回来了,怎么样,这次入京,还不错吧!”周亮笑着,满口的白牙,书生的面庞倒是不让人讨厌。

  “公子喝水!”夏红将一个粗瓷碗递了过来,周亮接过,放于一旁,目光却是看向夏冰儿。

  说起来,还是他引荐夏冰儿去的京城,这一路的奔波和艰辛,夏冰儿也不想多说了,她只淡淡地笑着回应:“多谢周少爷的引荐,冰儿入京,太后和皇上对冰儿的画作满意,冰儿非常知足!”

  “是吗?我就说,听京城那边的消息,你的画好像已经被皇上收入国库,确是难得啊!”周亮显然很是兴奋,竟然端起那粗瓷碗,一饮而尽。

  小武在一旁看着,着急道:“少爷,这茶水!”

  周亮喝完才发觉,这碗还有个缺口,倒是笑笑,没那么介意:“入乡随俗,碗很好!”

  段氏见了,不禁抿唇,如此心宽的少爷倒是少见。

  “最近在忙些什么?”周亮随口问道。

  “我想让弟妹们学些知识,只是这私塾的先生太难找!”夏冰儿说出这几日的烦忧来。

  “哦,你原来要找私塾先生,不如就从我家派一个过来,只要包他一顿的吃食,可以不给银两!”周亮笑着提议道。

  “这”夏冰儿早就听说,周亮的父亲是翰林,饱读诗书,他家的先生,定是在学问上拔尖的人才,若是让他家先生来教自己的弟妹,这还真是件不错的事情。

  “请先生理应给银子,那就有劳周少爷将先生带来了!”夏冰儿拱手道。

  周亮挥了挥折扇:“我们已是朋友,不必客气!”

  晌午过后,待一觉午睡醒来,私塾先生已经来了。弟妹们一个个穿戴整齐,准备上课。

  夏冰儿也略有些紧张,前世的时候,就听说,在古代,私塾先生是非常严厉的。

  果不其然,这个周亮差人送来的先生,穿一身灰色布衫,大概五十岁左右,胡须留的老长,手上还拿着把尺子,一看就是个严厉的老师。

  “先生好!”夏冰儿打着招呼,将先生请进屋里,弟妹们也都抖擞着精神跟着喊了句。

  “我姓王,你们就喊我王先生吧!受人之托,替人办事,既然我接下了你们做学生,那就一定要把你们教好!”

  这以后,夏冰儿家的院子里常常能听到的声音。

  “人之初,性本善”这先生教书分上下午,上午教夏萍和夏腾学些启蒙的国学知识。下午则教夏利和夏红深一层次的知识。

  段氏也每日在边上看着,日子倒也过得舒心。

  夏冰儿每每早上听着声出门,打完鱼,送去镇上卖了就回来,下午则在一旁听些先生的授课。

  这打鱼久了,也就有了经验,什么处子鱼多,什么处子鱼少,夏冰儿都能准确地找到。

  而且,每次打的鱼,都会有多,剩下的都拿回来自己做着吃,或是制成干鱼,再拿去镇上卖。

  这夏水的家里突然多了个教书先生,夏冰儿又整日的打很多的鱼,村子里一下子便传遍了。

  有好事的便寻思着,这教书先生请回家,银子可要花不少,这银子从何而来?

  第五十八章 得罪鱼神

  这日,夏冰儿又打了一船鱼,在镇上的小码头叫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