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末世女_作者:陈小铃(172)

  那信啊,其实就是给领导看的。

  她相信,只要不是蠢得无可救药的,都该从她的字里行间,以及那么明确的图纸上,看出这扫雷器的与众不同。等到那信最终过了领导的双眼,那么,她家男人,估计就该回来了。

  都说是瑕疵嘛,那肯定是要改进的啊。

  但这样重要的技术提升,又应当是属于军备技术的范畴,那些领导,哪能再由着她和她家男人慢悠悠地通信呢?又哪能坐得住呢?

  这万一,技术泄露了,被别人,尤其是被特务给得去了,可怎么行!

  所以,人只会抓紧来的啊!

  蒲苇唆了一口鸡骨头里流出来的鲜美汤汁,忍不住嘿嘿笑了起来。

  这一笑,弯弯的眼眉,乌溜溜的眼,一下就狡猾得像头狐狸。

  当然,还是只爱吃鸡的狐狸。

  第41章

  这人呢, 都有盲从的心理。蒲苇上了一趟山,收获那么老大,村里人自然也是急着要上山的。

  当晚,再是如何舍不得点油灯的人家,都把油灯给点了起来,因为,家里要连夜赶制上山打猎的工具。这山路两边的野物,必然是有数的,别人打得多了,打得早了,

  那去得晚了的,肯定就收获少了。

  为此,这时节按理都该下地挣工分的村民们,家中必然会挑出一个最擅长打猎的,连工分都不要了,直接上山去。

  但打猎, 是讲究技巧的,不是你认为自己能行, 就能打到野物的。尤其射箭, 更是有着技巧。一上午过去,

  上山的人不老少,但过了中午了,也就两三个人有点收获,这里面还加了歪打正着的运气成分。

  大家一看, 这不对啊,就这样的打法,就是打到天黑,跟人家蒲苇比,也是拍马都追不上的。所以有那脑子灵光的,立刻调转方向,去找蒲苇了。

  陈家院子里这会儿烟熏火燎的,是蒲苇在弄腊鸡呢。昨夜杀鸡剖兔,忙活了一晚,可算是把这些野物给收拾干净,也放了各种调味品进行入味。今天,院子里大火架起,再用青叶盖上,开始烘烤。做好的腊鸡,既美味,又不怕坏。

  村民看她这么搞,都不太懂,因为他们一般腊鸡,都是靠日晒风熏的。但现在谁都知道她是个能耐人,想着她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也没质疑,而是急着向蒲苇请教,她具体是在哪里打的野物,又大概是怎么打的。

  蒲苇觉得说是说不明白的,这种事啊,亲眼所见,胜过千言万语。

  她让一直在她身边转悠,冲着那些正在熏制中的野鸡野兔,哈喇子都快流得有一碗的小娃娃之二——陈小桃和陈小李,去她屋里,帮她把弓箭给拿过来。

  这头,因为练武,院子里的木头桩子,也是现成的。等孩子们把弓箭拿过来,她就示意其他人往两边站站,把前面的地方给空出来。然后拿弓抽箭,目光直视前方,“咻”地一下,那箭一下就射了出去,然后又“砰”地一声,死死扎在了木桩上。

  如她之前所说,你力气够大,射出的速度够快,那即便箭支末尾绑着稻草绳,也不太影响命中率。尤其,狼雾山上那些野物安逸惯了,还没学会和人类打游击战,所以特别好射。

  “你们要想去打猎,我是不建议盲目地去的。那样浪费时间不说,还容易惊吓到附近一带的野物,让他们往大山深处跑。我的建议是,你们先练好箭法,什么时候能稳稳地用箭射中靶子了,那就可以上山一试了。

  有些事,急是急不来的。你没基础就上山,说不好听的,基本就是在那做无用功,是事倍功半;但你有了基础再上山,那就省心省力,属于事半功倍了。”

  大家一听,可不就是如此,于是纷纷请求蒲苇教导。

  蒲苇本来这一天也是在院子里做腊鸡的,抽空指点一下他们,没什么不可以。但这学箭,也讲究天分,能一下就学会的,少之又少。蒲苇指点了一会儿,感觉不对劲,不能再由着自己被人叫来换唤去了,这根本就不符合她那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生活理念,所以,她赶紧想了个办法。

  她把陈大河和陈道石都给叫过来,还叫了一个挺有灵性的小姑娘。

  “你们三,跟着我好好学,学会了,由你们当老师,教其他人,行不行?”

  行!

  怎么不行!

  这要正经算起来,他们可不就成为了师父的头号徒弟了!

  三人高兴地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