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暗,没有路的野山爬起来更加艰难。
也就是寒松和灵璧是修行之人,换了凡间的百姓,怕是走到一半儿就会退下去,后悔自己为什么要上来。
二人又爬了好一阵子,直到月光洒在肩头上才停了下来。
倒不是夜色叫他二人停下脚步,而是前方隐约可见摇曳的火光,似乎是一个山洞。
“去看看?”
灵璧声音上挑,若和尚不愿意,就继续向上走。
“去看看。”
寒松破天荒的应了,抬腿朝着山洞里的火光走去。
拨开拦路的杂草,灵璧挥剑斩断了挡在洞口的藤蔓,弯下腰钻了进去。寒松停在洞外,环视一周,跟了进去。
山洞的地面平整的很,四面的墙壁也似有人打理过,出现在这样的荒无人烟的野山中,似乎不大合理。
更不合理的是,地上的那一团熊熊燃烧,散发暖意的篝火。干枯的树枝,与半臂长的木柴做底,撒着一层助火燃烧的不知归属于什么东西的油。
双手往火堆前一推,灵璧烤了起来。明明是夏日,山中的夜却像深秋一般的冷。
“姐姐?”
颤巍巍的,极尽胆怯的声音响起。出声的人或许年岁太小,仅凭这一句话,竟然无法分辨男女。
“姐姐,你还讲故事么?”
一双手扒在洞口下头,从高度来看,外头的人个子也不高,站直了也只到和尚的腰。
“姐姐?”
没有等到灵璧的回应,探进来一颗小脑袋。
脸颊肥嘟嘟的,有肉耷拉着,甚是可爱。左眼黑豆豆的,眼角向下垂着,可怜巴巴的望着灵璧。
两只手臂也胖乎乎的,一截一截的软肉。似刚学会走路不久,他晃悠悠的走进来,脚下一虚没有踩稳,往一旁倒去。
好在这娃儿扶住了山洞内的墙,没有摔倒。
揉了眼睛,小娃儿泫然欲泣,却又惦记着灵璧讲的故事,忍住了哭声,朝着火光处走去。
灵璧和寒松没有动,和尚缠在腕子上的念珠闪起了光,灵璧手中的剑也蠢蠢欲动。
小娃儿却毫无防备,三步并作两步,停在了灵璧脚下。
抬手扯了扯灵璧小指头,圆溜溜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灵璧。
“姐姐,我在外头听见了你说故事。”
想来那时树后藏着的,就是眼前这家伙。
用力拉了一下,小娃儿将灵璧拉到了地上,灵璧甚至不知他这么小的身子,是如何会有这般的大的力气。
跌坐在地上后,小娃儿靠着灵璧膝头躺下,仰面朝天望着灵璧。
“姐姐,我睡不着,你能给我讲个故事么?”
灵璧吞咽了下口水,小娃儿以为她不乐意,继续哀求。
“我娘亲总是给我讲故事,不听故事我睡不着的。”
“好。”
小腿似被什么硌了一下,灵璧发现这娃儿的后背上竟还背着包,里头四四方方的装着本书,开慧的早。
抬手拨弄了下娃儿的头发,灵璧抱着他晃悠了起来。
“姐姐给你讲个故事。”
“从前啊,有个书生,穿着和你一样的衣服,也走在外头这样的山路。”
声音伴着火光,似母亲在烛火旁讲故事的模样,小娃儿闭上了眼,仿佛要沉沉睡去。
“听闻山上闹老虎大虫,书生害怕被老虎吃了,就只敢走大路。可走着走着,他瞧见前头有个人,那人还热情的向他打招呼。”
指尖划过娃儿的脸颊,嫩的如同刚出水的豆腐,可掌心处空了一块,灵璧的声音停住。
“姐姐,然后呢?”
小娃儿不依了,两脚蹬着,催促灵璧继续。
放开手后,灵璧掌心处传来黏腻的触感。
“然后那人就对书生说,山上没有什么老虎!都是人们胡说,你瞧我这不是好好站着么?”
灵璧低头一看,掌心处殷红一片。
“那人就热络的领着书生走近路,书生傻乎乎的跟着…前路越来越黑,风也越来越大。”
小娃儿紧紧攥着灵璧的衣裙,瞪大一只眼睛等着后续。
“哇!”
灵璧叫了一声:“从石头后面窜出一只大老虎,将书生吃掉了。而领路的人呢,是个伥鬼。”
刮了刮小娃儿的鼻子,灵璧柔声道。
“被老虎吃掉的人呀,会帮着老虎吃别人的,为虎作伥,这是个成语,先生可教你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