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向华眉头微微拧起来:“医院去过了吗?”
“前天,向党和阿武送三舅去过医院,医生说不是什么毛病,年纪大了的缘故,开了些补身体的药回来。”
许向华又问了几句,略坐片刻后离开。
许清嘉几个也跟老爷子道别。
马招娣关上门回来,就见许老头眼睛有点儿湿,叹了一声,走过去道:“舅舅,向华给你买了好些补品回来,他刚刚还跟舅妈说,过一阵他买个冰箱回来,夏天你就能吃口凉爽的。”
早年的事她都听说了,不管怎么样,许向华让老爷子衣食无忧,还花钱请她过来照顾,也不心疼花钱给老爷子治病,上海的大医院都舍得送过去,见了面也客客气气,没大呼小叫的,作为儿子,已经很好了。
许老头眼里水汽越来越浓,心里就像是打翻了调料瓶。
四个儿子,除了在坐牢的许向国,其他三个蒸蒸日上,日子越来越红火,就是他觉得最笨最没出息的许向党现在也混出头了。
反倒是他最喜欢最看重的许向国,指望着让他老来享福的许向国,还在监狱里待着,过两年出来了,这辈子也就那样了。
一众孙子里,最出息的是许家康,考上了一个好大学,听许向党说做衣服挣了不少钱。
反观他最偏爱的许家文,都入赘到别人家里去了,这些年,一眼都没回来看过他。
许老头心如针扎,密密麻麻的疼起来,不禁老泪纵横。
第126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假期永远是过得最快的, 许清嘉觉得她明明还没睡过几个懒觉, 呼啦啦一下,就到了分离的时刻。
许家康要回广州,虽然离开学还有一个星期, 但是他那里有一摊子事需要他打理。
许向华只有比他更忙的, 也得赶回鹏城,跟他一块儿去鹏城的还有好些个村民。见许向华在特区挣了钱, 这两年三家村陆陆续续过去了不少人。
有的在那做点小生意, 有的打工,再不济也能去工地上找活。鹏城一天到晚炸山造房子,多得是活, 只要勤快肯定能挣到钱。
秦慧如则要带着许清嘉和许家阳回北京。
孙秀花不跟他们一块走,她半年没回来了, 还怪想念老家亲人, 是以想多住一阵再上去。反正那边有梨花在,就算秦慧如工作忙起来,两个孩子也有人照顾。
许清嘉依依不舍地拉着孙秀花的手:“奶奶那你什么时候上来啊?”
孙秀花道:“不是三月份, 就是四月份呗。”
许清嘉便笑:“那正好, 那时候天气暖和了。”没有暖气的北京到底比老家冷不少,又不能一天24小时躺在炕上。
孙秀花摸摸她脑袋:“奶奶会尽快过来的,你们在家里要听妈妈的话。”
许清嘉笑盈盈点头:“奶奶可别累着自己。”老太太是个闲不住的, 在家都要跟梨花抢活干, 村子里到处都是活, 她可别去掺和, 六十的人了,该享清福了。
“好好好。”孙秀花笑呵呵的应了,催他们赶紧走,向来是人等车的,哪有车等人。
两厢就此分别,一行人坐车去了火车站。
许向华和许家康先送秦慧如许清嘉三个上火车,他们的车要晚一点。
许向华笑道:“三四月份的时候,我抽空回来一趟把妈送上去。”
秦慧如应了一声,又叮嘱他跟许家康:“做生意归做生意,千万别不顾惜身体,身体最重要。”
“就是,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是一,其他的都是零,没了身体,零再多也是白搭。”许清嘉正儿八经的望着他们,就怕他们挣起钱来不要命。
许家康品了品,还真是这个理,遂伸手按按她脑袋:“知道了,小管家婆,你自己也悠着点,别把自己逼的太紧了。”
这丫头好强,学习上要抢第一名,课余又是书画课,又是钢琴课,许家康觉得她比他们还忙。
许清嘉扭身,躲过他的的手掌,轻轻一哼:“我这人向来会劳逸结合,”对她来说书画和钢琴都是逸,放松心情用的:“倒是你,可得把工作跟学业平衡好了。”
秦慧如立时赞同点头,正色道:“目前对你来说学习才是主业,你可别主次不分。”
许家康忙不迭应是:“婶儿,我上学期的课可都是良以上,还有好几门优来着。”有个室友还在喊六十分万岁,多一分都是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