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在屋子里并排站好,对着京城方向,鞠躬默哀三分钟。
下午4点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的形式,公布了这个消息,一时间举国哀痛!
宋家的晚饭,头一次如此简单,只吃了清水挂面,大家情绪都不高。宋爷爷、宋奶奶更是不停地念叨着:“今年,怎么会这么多灾多难呢!”
9月18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国家最高规格的,“伟大的领袖和导师m主席追悼大会”:
m主席的巨幅遗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中央,各级党政军机关、领导人和各界人士,敬献的花圈陈放在遗像两侧。天安门广场中央下半旗致哀。
全国各地,同时举办相关的追悼活动。
宋泽珉做为皇姑区的区长,就去了市里,胸带小白花,参加了关于m主席的追悼活动。
宋子安在这一年,经历了三位国家领导人的逝世后,非常深入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
此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学习文化知识,充实头脑;学习武术,强身健体!
10月6日,十年之久的大运动,终于结束了。
到了年底,罗晋桓回来了。脸上的悲伤,根本掩饰不住,好在精神还好,身体看着也不错。
宋依依二话不说,先为师父把了脉,才放下心来。
之后的几天,宋子安一有空,就缠着罗晋桓,让他讲过去的故事,尤其是今年去世的三位的故事!
罗晋桓主动为兄妹二人,讲述今年他在京城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后期参与的事情。
宋依依大惊:“师父,您当初辞去职务,放下一切权力,只为了过上恬淡的生活。怎么如今多事之秋,却要参与进去,您难道不清楚,这有多危险!”
宋子安也不赞同地看着他。
罗晋桓知道二个徒弟,关心自己,心里暖洋洋的:“别担心,师父现在又不是孤身一人,还有你们二个呢。”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条家规
“我做事不会冲动,肯定会三思而后行的!即使参与,也会避开风险的。依依和子安,不用担心,一切都很周密的。”
“结果也如当初设想的一样,这不我也全身而退……”
罗晋桓看着宋依依撅起的嘴巴,宋子安依旧没有松开的眉头,说不下去了。自我解嘲道:“你们说说,你们俩就不会配合我一下,露出欣慰的笑容,或者干脆夸夸,师父你真厉害!”
兄妹二人,非常默契地点点头,宋子安开口了:“师父,您如实说吧,免得我们担心!”
罗晋桓心里暗叹道:“自己这一年来,几乎一直在京城来着,没在孩子身边,怎么就感觉,他们一下子长大了呢!尤其是子安,不光有主见,而且越发地内敛,让人看不出他的想法来。”
罗晋桓想着打岔过去:“哎呀,你们俩不知道,师父这一年来,没事的时候,就想你们是不是在学习、是不是又在吃好吃的、有没有不长眼的人欺负你们……这不事儿一了,我立刻就回来了,呵呵!”
宋依依不客气地翻了个大白眼:“师父,您这是在动之以情吗?好了,我和哥哥都非常感动,说实话吧!”
罗晋桓的笑容瞬间没了,看看宋子安,再看看宋依依,然后起身把屋门关紧了。
“他们让我留在京城,坐阵军委,以期能够平平安安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我没同意,这有违我的初衷,不然当初我也不会辞去军中职务!他们了解我这个人,而且其中好几个人,都是在抗倭战争和解放战争时,与我协同作战过的,彼此的印象都不错,所以也没人敢硬逼着我留下。”
“不过,我承诺他们,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绝对会义无反顾,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我还有一个暗职,与他们没有什么利害冲突,自然都同意保留。而且还准备把我的军衔,再晋升一级。这应该是对我不求名利的另一种认同吧!”
“要是按我以前的原则,我是不会接受的。但是,这次我没有拒绝。我现在不是孤家寡人了,是有自己小辈的人,多多少少也要有所打算不是!”
“如此说来,哪里真有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除非是圣人,原本的我也是因为,那时无牵无挂罢了!”
宋子安动情地叫了一声:“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