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侍在一旁的卫国公夫人,听罢却是心头一震。
杨老太君说的馨姐儿,本该是卫国公最小的妹妹。只是在十一岁时就被人所害,婆母受了极大的打击,始终不肯相信送回来的那具尸首就是她的女儿。
当时卫国公夫人陈氏还没进门,同齐馨也只见过寥寥数面。听说了这件事,也很是伤心了一阵。
怪不得婆母见了沈惜有些反常,原是瞧着沈惜和小姑子有几分相似。
沈惜也算是阴差阳错,投了自己婆母的缘。
******
在卫国公府用过了午饭,沈惜和乔漪才回了永宁侯府。
马车才在二门前停下,只见赵嬷嬷匆匆过来,对沈惜道:“大奶奶,承恩伯夫人来了。正由乔三夫人陪着,等着您回来呢。”
刘氏过来做什么?
沈惜微微蹙眉,虽然她不喜刘氏,却又不能不见。“我先回去换身衣裳。”
“阿漪你先回屋子罢。”沈惜一面走,一面的对乔漪道:“你不必过去了。”
还没等乔漪说话,只见乔三夫人陪着刘氏,正往荣宁堂这边走来,四人竟在荣宁堂门前碰上了。
沈惜不由挑眉。
刘氏也太迫不及待了罢?难道还怕她不见不成?听到她回来的消息,便急匆匆的赶过来。哪里还有之前摆长辈的谱儿、端架子的模样?
“三夫人、姑母。”沈惜纵是对两人都不满,却是礼数不错的上前见礼。
听沈惜的称呼还没改过来,乔三夫人脸上不由有些讪讪的。只是想起太夫人的耳提面命,断不可再得罪沈惜,只得强撑着笑了笑。
刘氏心中却是有了几分警惕,原先沈惜对乔三夫人的话也是推崇备至,一口一个“三婶”叫的亲。
如今骤然改了口,明显是对乔三夫人不满。可乔三夫人竟没有任何表示,还摆出一副笑脸来,简直太奇怪了!
她等了沈惜快半日的功夫,沈惜才姗姗来迟,刘氏心中存了几分不快,见状却没敢发泄出来。
其实是她失了礼数,上门前都未曾说一声。
只是刘氏没想到,沈惜竟也会有出门交际的时候。原先的沈惜,可融入不进京中勋贵的圈子里,更别提上门做客。离开永宁侯府,她唯一的去处便只剩了承恩伯府。
等到她今天到了才得知,沈惜竟是受邀去了卫国公府。
京中顶级的勋贵世家,资历甚至比永宁侯府还要更长久些。
还不是那日沈惜走了狗屎运,胡乱鼓弄了几下,就把元哥儿给救了过来。卫国公府自然是感激涕零,就连辅国公府也是感激不尽。
若是元哥儿真的在辅国公府出事,恐怕两家的亲家都要变冤家了。
“惜娘,你怎么能跟乔三夫人那样说话?”既是把刘氏送过来,乔三夫人识趣的走了,刘氏随着沈惜进了荣宁堂,沈惜也让乔漪先回去,刘氏才道:“到底是你的长辈,不尊敬些的话,别人只会说你做了侯夫人就轻狂起来,于你的名声无益。”
沈惜勾了勾唇角,不置可否。
表面上刘氏是在帮乔三夫人说话,实则是敲打自己对她的态度。
“姑母今日过来,是所为何事?”沈惜让冬梅上了茶,神色淡淡的道。
见沈惜不肯搭话,刘氏也没办法。她只得叹了口气道:“我原是为你好,你若是不领情,我也没办法。”
这些废话沈惜一概不想理会。
刘氏耐着性子道:“过来瞧瞧你身子好些了没。”
“劳烦姑母惦记,侄女没有大碍。”刘氏问什么,她答什么,别的话不肯多说半句。
刘氏今日过来,确实有敲打沈惜的意思。只是见了沈惜对乔三夫人的态度后,便想着不能硬来,只能从试图软化沈惜,听自己的话。
她给沈惜使了眼色,示意让服侍的人都退下,她有话说。
“你们先下去罢。”沈惜摆了摆手,她很好奇,刘氏到底还能跟她说出什么话来。
等到屋里没了人,刘氏方才道:“听说方家的人回来了?”
方则栋夫妇回来的事虽然低调,却不算是秘密。刘氏能知道也是在正常。
沈惜点了头。
“是方家的大舅爷、舅太太,带着两个女儿过来了么?”刘氏向沈惜确认道。
沈惜一时间还真没弄懂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得继续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