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佳媛_作者:九亡(347)

2018-08-01 九亡 民国

  来北平的路上,李遂每回提及到北平后开个小店的事时,林巧秀就一脸向往,如今一家人看了宅子,林巧秀更是满眼睛都在冒光。

  宋雨花果断付钱将宅子买了下来。

  李遂早就知道宋雨花有钱,可经历了八年抗战之后,宋雨花依然出手阔绰,这着实让李遂惊讶了一把,不过想想也是,宋雨花八年都在输送物资,给自己留点好东西,再正常不过。

  想到那一次次因丢失武器、粮食等物资,而不得已退兵的鬼子们,李遂忍不住笑出声来。

  所以说,不是自己的千万别惦记,惦记了被坑,简直活该!

  一家人将铺子盘下来后,将临街的三间房打通,办了个饺子馆,没看出来,李遂还是个做饭的好手,不光馅料拌的好,饺子包的也好看。

  加上巧秀这个居家女人,两人搭在一起,现包现卖,虽然饺子的售价和市面上一样,却包的比别家的个儿大,味道又好。

  开张没几天,就迎来好些回头客,及熟客介绍来的客人。

  宋雨花看着娘开心,她也跟着高兴,姐弟两在店里没帮几天忙,就被林巧秀和李遂打发着去上学校。

  北平被统治期间,这里的很多学校都被改过制,课程也做过调整,将日本的文化及语言作为了主导,如今北平回归,学校里恢复教学,还需要一个过程。

  好在宋雨花和宋雨石早过了小学生的年纪,不同从头开始重学了。

  宋雨花将弟弟宋雨石送进了学校,她自己却没有去,而是坐着黄包车,将北平大大小小的街道转了个遍。

  如今抗战都胜利了,娘和李遂有了主事,弟弟去了学校,她又该干什么呢?

  ……上学?

  托神笔的福,她看过的书恐怕比整个学年制所有课本加起来都多。

  ……要不学学娘和李遂叔,做点生意?

  第257章【改名换姓】

  提起做生意,宋雨花想起了当初在南都城,孔逸修为掩人耳目办的服装厂。

  想起孔逸修,宋雨花的心情有些复杂。

  她也没心思想接下来干啥了,叫了黄包车,让车子拉着她满北平城跑,好像只有眼前的景色流动起来,她心中的烦躁才能稍稍平息下来。

  她们离开延安时,选择了死遁。

  来到北平后,为了不让人发现,甚至全家改了名字。

  李遂不叫李遂,叫林随意,林巧秀不叫林巧秀,叫李秀儿,宋雨花成了林宇佳,宋雨石改名林宇晨,而四人对外的关系,是亲爹亲娘亲儿子亲闺女。

  不仅名字改了,连穿衣、发型及妆容都做了修饰。

  李遂每天都把胡子刮的干干净净,林巧秀剪了齐耳短发,宋雨花留起了长发。

  一家四口,就宋雨石的的容貌没做修饰。

  可能是和家人在一起心情好,又或许是因为吃的好了长得快,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宋雨石脸上就长了肉,看上去比之前白净些,也壮士些。

  如此模样的四人,除非是相熟的人,要不然恐怕认不出来。

  没人认出来,便不会暴露。

  可同样的,那些昔日的朋友,就算不相信她们会死,想找他们也就没有头绪了。

  想到从此与过往真心相待的朋友们,再无瓜葛,她心中还是有些失落的,尤其是孔逸修,想到再无想见的时候,宋雨花的心情竟有些惆然若失。

  黄包车拉着宋雨花,经过一家成衣店时,突然眼眸一亮,要是她也办一家服装厂呢?就用在南都城时,孔逸修办的那家厂用过的名字。

  想到此,宋雨花还真就上了心。

  她在东大街附近的胡同里,又买了一座院子,用了两天时间,采购好缝制衣服所需的材料,又招了几个裁缝,服装厂的原型便出来了。

  宋雨花在南都城的时候,为了装模作样,她也曾跟着孔逸修去过服装厂,露过一回脸,大略见过衣服的缝制流程,那时候,孔逸修也不知从哪里找来的图样,厂子里缝的都是些比较高品质的男士西装、中山装和女士旗袍。

  回想下当初孔逸修对衣服的品质要求,再联想到如今华夏百废待兴的大环境,宋雨花索性将脑袋里的想法统统拍掉,将几个裁缝都召在一起,商讨一番后,定了几个比较大众、更符合当前形势的款样。

  然后拍板,开始缝制。

  几位裁缝当中,有两位原先都是自己开过裁缝铺的,因为战乱流离失所、家业尽毁,如今能活着,还能找到这么一份工钱不低的工作,都是卯足了劲儿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