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覆彼岸_作者:含笑半部癫(21)

2018-08-01 含笑半部癫

  老张同志慌忙推了下假寐的欣芮:“你的主意?”

  “我能白拿你亲儿子给我的分红吗?”欣芮翻了个白眼。

  老张同志一脸激动:“张暄轾,你抽空把你们公司的这个策划书拿给我看看。”

  色忍不住发笑,“爸,这属于专利范围吧?”

  老张同志怒火中烧,一拍大腿,“基辛格,你知道中国的规矩不?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可怜我无依无靠,腿脚也不好使,以后得跟着你们住了。”

  基辛格暗自窃喜,好歹老头儿是把自己当家人了。

  “爸,我不想在前行中退却,更何况,还有基辛格陪我,您就放心吧。”欣芮缓缓开口,打断了所有人的思绪。

  老张张了张口,最终沉默,色送他回家。

  时间紧迫,基辛格与欣芮相携赶赴R·S展厅,急的满头大汗的志愿者赶紧招呼基辛格入场。

  欣芮摆摆手,让他先行离去。毕竟基辛格作为主讲人,不能因为一个可笑的保驾护航就耽误正事,他神色匆匆的被带入专属电梯之中。

  她昂首阔步,独自走进环球大厦28楼,入目即是镂空骨雕招牌:R·S创意空间。

  整层楼都囊括在R·S的旗下,作为新生代的艺术空间,着实有些大手笔。进入展厅内部大门,颇有些出人意料,这座LOFT竟然打通了28、29、30的楼层,硬装的工业风格与影展的柔和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灰色的布景,原木色的地板铺陈,还有斑驳的墙壁,一次又一次的为欣芮带来视觉冲击。

  28层是展厅,入口大门并不开阔,但所幸的是采光及隔音功能极佳,在听觉和视觉上营造出开放式的整体感。

  顺着黑色铁质楼梯拾级而上,29层是隔断分明的放映厅,目前享誉国际的青年创意影片皆汇集于此,相较于楼下的厚重感,这层楼用白色和米黄色的环形结构,既突出独立的空间,又利用曲线的连接相成一体。

  欣芮无意于在此逗留,虽然她……

  在准备去30层的媒体接待区的时候,她被拦下了。

  “请出示您的证件,女士。”青年志愿者拦下她的步伐。

  志愿者有些为难的看着这位没有携带任何包包的女士,身着黑色连体裤,没有任何口袋的她能如何变出通行证。

  欣芮点开手机通讯录,拨打电话,递给对面一脸青涩的小男生接听。

  “是,好的,好的,好的……”青年志愿者紧张到有些颤抖。

  “李女士,您看要不要先去茶歇会上休息一下再上楼?”

  欣芮接过手机,“不用,你随意,我自便。”

  随后悄悄进入会场,弓起身子,就着大屏幕的光线走到最后一排,隐入黑暗当中。

  “2016―2017年间,我于德国维尔茨堡市曼弗兰肯国立剧院担任首席戏剧构作师,主要工作是为剧院策划年度演出剧目。

  作为戏剧构作师,做出的策划不单要为剧院一整年的演出季确立一个主题,更重要的是要确保该主题与所邀请的艺术家,剧院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及观众之间达到和谐一致的关系。”

  基辛格无需翻译,一口流利的官话倾泻而出,耐心阐述。。

  “曼弗兰肯国立剧院由三个部门组成:歌剧院、音乐厅和话剧院。

  话剧部分有两个演出场所──主剧场的观众席约有739个座位,而较小的室内剧场(Kammerspiele)则最多有92个座位。在全年剧场演出季中,主剧场会推出四到五个新剧目,而室内剧场推出的剧目数量则是主剧场的两倍。每一个剧目上演十到十五场。

  由于这家剧院的剧目储备能力有限,演出过的剧目就会被淘汰。对于德国国立剧院而言,曼弗兰肯国立剧院的这些条件具有典型性。因此,以它为例来论述戏剧构作的工作是非常有效的……”

  一袭黑色的基辛格在陈述的过程中显得非常严肃。

  欣芮看着由摄影师成功转型为戏剧构作师的他,由衷的为他自豪。

  媒体提问时间开始,“请问,基辛格先生,创作一部剧场作品和观看一部剧场作品演出的规范与惯例是什么?”

  基辛格惯性的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镜框,耐着性子回答:

  “就我个人而言,一部卓越的作品对观众应产生这样一种影响:不单只是以理论方式对规范政权体制进行解构,也希望可以让观众看到规范和惯例是如何通过对人身体的规训而实现的,以及如何通过表演中的细小改变对它们进行颠覆与重新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