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六七十年代_作者:传山(233)

  这两天家里晾晒种子,后面的院子里面和前面院子里面都准备育上秧苗,还有两位哥哥的院子里面也准备育上秧苗,两大家的秧苗都育上了,到时按田亩给种子钱。

  这段时间宋洪兵没少翻阅前几世买的一些农业资料和各种栽培技术,一点点的作笔记,加上自己琢磨,苗是成功的育上,两家改水田的工作也在继续前行,每天都会从城里拉上几趟大粪回来肥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忙活了半个月,终于全部改造完,还有耕田细整,大家休息几天之后,又要开始插秧,新一轮的劳动还没有来,大家都累的够呛。

  休息的几天时间,红梅带着大宝在山上采草药,自己以后争取当一个赤脚医生。原主小时候跟着学过,一些医术是村里的四奶奶教的,可惜的是四奶奶前几年就死了,村里谁有头疼脑热的都是找四奶奶。这时候采草药还能正大光明的卖钱,一边采还一边教大宝认识草药。小家伙记忆力不错,教两遍就认识。

  明天就要插秧,孟红梅背着大背篓,早早就借好牛进城,这里离城里也就是三四十里路,原本是可以很快到的,牵着牛走足有六里地,才走完这这条狭长的羊肠小道,牛刚刚好能过最后的那个谷口,走到外边村里人一起盖的两间小屋子,拿出来钥匙,打开门,拉出来车架子套上,自己赶着牛车朝城里赶去,一路上的路颠簸的人想哭,到省城的时候,才九点不到,还算是比较快的,进城卖了草药,还卖了一根三十年份的人参,拿着钱在城里的百货大楼转了一遍,知道里面卖了一些啥,从寄牛车的地方出来,在城边上买了几十只小鸡,把鸡筐子放在牛车上,一路装了一些面粉是标准粉和富强粉两种,看着还不错,保准粉做出来的东西都是黑色的。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自家不能全吃白色的,至少人前是不能吃。

  还装了几瓶雪花膏,自己用的,还有两边的老娘都要送一瓶,还有两套碗,一套十个,十个饭碗,十个大菜碗,十双筷子,毛巾一打,袜子一打,胶鞋,雨靴,雨伞,一样三双两把,洗脸盆两个,还有杂七杂八的东西自己全部倒腾回来,和宋洪兵约好的时间,在谷口等着自己,他挑空箩筐过来等自己。

  中午就到了谷口,宋洪兵已经站在两间屋子前面等着,“梅子,辛苦了。”

  “嗯,确实辛苦,路面坑坑洼洼的,颠簸的我差点哭了起来,遭罪了。”

  “路面是要修修,只是现在谁顾的上。 ”宋洪兵一边说话一边转移东西,红梅还时不时添加一些东西进来,肉是必须要加进来的,还有一大块板油,能炼出来好多猪油,几条腊鱼,这是备用插秧的时候吃的,一壶换好包装的油,也是前世两人一起准备的,上好的花生油,储物空间还有菜籽油。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兵子,咱们的屋顶要换,我不管到哪里都不习惯茅草顶,还有插秧完以后,家里再盖几间主屋,还有东西厢房也盖上,以后想盖麻烦,院墙加高一些 。”

  “行,我也是这么想的,村里人都知道我们俩手里有点钱,这样也好全部用了,以后赚钱背着他们些,也不招人眼红。 ”

  “最好是主屋都用青砖,东西厢房找大青石盖,这个比青砖还结实。”

  “这样吧,现在的房子以后做杂物房,前面盖四间主屋,东西厢房四间,前面的屋檐宽一些,以后家里走动不用淋雨,用条木走廊和后面的杂物房连起来,这样以后也不用淋雨,我找五叔家里前面院子扩大一些,你觉得咋样?”

  “很好,这样正好我找娘家借点钱,就说房子一次性盖到位,以后几十年都不用再盖,蛮好的。一年还一点两三年还完。”

  “嗯!”

  商量好以后,两人才一起回家,箩筐和背篓都盖的严严实实的,红梅背着背篓,一只手牵牛,一只手还拎着鸡筐。

  一路上没有见着人,这时候大家都在家里或者地里,吃中饭。

  回到家,红梅没有歇息,赶紧洗锅做饭,从储物空间拿出来一罐霉豆腐乳,还有一罐牛肉酱,烧水下面条,这是最快的。

  “兵子,你去爹娘家里接大宝回来吃中饭,要是爹娘和小妹没有吃,一起请来。”

  “哎,知道了。”宋洪兵这一世真的如自己前世说的那样,可以在家里陪红梅,以前一直是军人,很少照顾家里,这一世是农民,他告诉自己一定要顾好家里,以后梅子就不要下田种地,自己全包了 。当然红梅以前还是农业专家,具体实施操作是自己,可是方法得按红梅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