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六七十年代_作者:传山(328)

  家里的活计不多,做完这些以后,孟红梅在家里拿着鞋底,和外边的一些也不下田的妇人一起闲话家常,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队里的狄婶比孟红梅辈分大,而且人不错,和孟红梅坐在一起纳鞋底,“狄婶,你家娟儿的对象说好了没有。”

  “唉,还没有呢?怎么你有好介绍不成?”

  狄婶眼前一亮,村里要说谁家最有威望那一定是陆洪兵家,他们家里不但有位英雄,还条件非常不错。外边接触的人也不是一般人。

  要是孟红梅能帮着介绍就好,她一脸高兴的望着孟红梅,希望她说真的有好介绍。

  “没有,我都不怎么出门,哪有什么好介绍,不过你家娟儿长得好,有勤快,还怕她找不到好的对象,你家就这么一个孙女,不得好好找找。”

  狄婶也知道孟红梅说的是真的,确实她不咋出门,也不怎么出去。

  “是这么一个理,不过你没事也出来走走,不要天天待在家里。”

  “我也知道,可是家里的活计也不少,哪能天天都出来。”

  “也是,别看家里的活计不是很重,可是一天天的零散事情也是很多的,不过你听说没有,听说好些地方都饿的开始逃荒。都饿死人了。”

  “是呀,我们这里还好,就第一年干旱,后面就好了。可是别的地方听说连续干旱了两年,今年再干旱下去,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造孽哦!”

  “嗯,我们这里也奇怪,下雨归下雨,可是从不电闪雷鸣,一点征兆也没有,每次都是夜晚开始下雨,不过怪是怪了点,但是终究下了雨,比别的地方强了不少。”

  “我听说别的地方,都在吃观音土,还有山上的野菜和野草也是拔的干干净净。”

  两人说的都是到处传的小道消息,孟红梅却知道这不是小道消息,是真的。

  现在全国能吃饱饭或者七成饱的地方很少,几乎没有。

  很多大学的学生和教授都要在半天上学半天劳作,校园的很多空地都种上了东西,就是为了缓解物资奇缺。到处都变成了荒山,地面上的绿色都被挖走,见不到丝毫绿意。

  全国的物资紧缺,就是最上面的领导也是吃的不比以前,别说下面的人,吃的也不是很好,即使有些人家家里有几分家资,也买不到物资。

  陆洪兵回到家里,也是忧心忡忡,每次只要回到这个时间节点,他的心里都不好过,自己能力有限,能帮的人很少。

  外边的传来的消息,都是关于干旱的消息,心情自然不是很好。

  第二天,天微微亮,几辆吉普车,从县城飞驰而来,方向正好是桃源生产队,车轮飞跃,乡下的人一般都起的特别早,特别是很多人老农,早上都会起早到自留地里面去看看,这已经是习惯。

  一早还没有走到自留地就看到飞驰而来的吉普车,陆洪堂背着锄头,朝自家的自留地走去,他每天起早都要在自留地里面看看,除除草,或者看看庄稼的涨势。

  他也没有在意这飞驰而来的吉普车,肯定不会是来找自己的,可是吉普车已经停到他跟前,从驾驶车窗伸出来一脑袋,“同志,我想问问,这里是桃源生产队的吧?”

  “是啊!没错。”陆洪堂见是问路,也就不甚在意。

  “那我想问问你可认识陆洪兵,知道他家住在哪儿吗?”

  “陆洪兵,你们找他干嘛?”陆洪堂看着车上的人都是穿着军装,他也不是很害怕,自己弟弟也曾经是军人,肯定不会是坏事,不过即使这样,他还得问问,以防万一。

  这时后座的窗户打开,一人伸出脑袋,笑着说:“老乡,不要惊慌,我是陆洪兵以前的战友,这次是到省里出差,多请了几天假,特意来见见他的。”

  “这样啊,我给你们带路,陆洪兵是我老弟。”

  “那你是陆洪堂吧!以前经常听他说起过你这位哥哥。”

  顾言和把陆洪堂请上吉普车,一位随行的下车坐到后面车上去。

  两旁看戏的乡亲们,看着陆洪堂老小子上了车,也不去自留地,跟着吉普车后面,打算也去听听看看。

  陆洪兵刚起床,在院子里面教孩子们一起练武,女孩子们也跟着练,只有最小的两个孙女没有开始练,主要是太小。

  一套动作还没有打完,就听到吉普车的声音,还有自己大哥的声音,赶紧开门出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