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说正事,做生意的事你不懂。”
见是正事,苏娥才恢复了脸色,把凳子搬出来给他们坐。
苏雅有些奇怪的看着他:“姐夫,你也想做生意?”
“不是,苏雅,你是干大事的人,见多识广,这事我也不知道找谁商量,就只能问你了。我们罐头厂效益不好,库房里存了很多罐头都卖不出去,工人的工资都发不下来,所以要裁员。但我们有厂房,还有生产线,要是我们把罐头里面的内容换了,能不能打开销路呐?”
苏雅和苏娥一起问道:“你想换什么?”
“你看,我们县城离海边很近,海鲜价格又便宜,但是交通不好,又无法贮存,运到外地就坏了。但我们县城吃不了多少海鲜,外地也因为运输储存的问题,吃不到海鲜,渔民们也挣不到钱。如果我们把鱼,虾,蟹什么的做成罐头,可以储存一段时间,就能运到外地销售,你觉得怎么样?”
郑西说完,就希翼的看着苏雅,他深怕苏雅以为自己是异想天开,没想到苏雅满脸笑容的点头表示肯定:“这个主意很好啊,既可以给挽救你们罐头厂,解决了很多职工下岗问题,还能增加渔民们的收入,这个提议很好,县里也一定会支持的。”
见苏雅这么说,郑西很是兴奋:“你觉得可行。”
苏雅点头,后世就有海鲜罐头,只是她一时没有想起来,没想到郑西竟然先一步想到这样的点子。不仅挽救了罐头厂濒临破产的局面,而且也能保住他的工作,还能得到了厂领导的重视。
苏雅由衷的赞赏:“姐夫,你真聪明。”
郑西傻傻的笑着没有说话,苏娥却得意的道:“我就说你姐夫聪明吧,要不我能看上他。”
苏雅失笑:“是是是,姐夫很聪明,姐姐的眼光真好。”
她们两姐妹较劲,郑西可不敢插嘴,从公文包里拿出自己写的计划书,让苏雅看。郑西高中毕业,有文化字也写的漂亮,计划书做的很详尽,苏雅给他修改了几个地方,就还给了他:“这个计划书做的很好,姐夫现在就去给你们厂领导送去,不要让别人捷足先登了。还有,一定要亲手交给领导,不要转手让人冒领了你的功劳。”
“我知道了,多谢妹妹提醒。”
苏娥不高兴的皱眉道:“这是我妹妹,你妹妹是郑南,整天在家吃饱作恶的那位,可不要叫混了。”
郑西那敢反驳啊,连连的点头道:“是是是,你妹妹好,你妹妹好。”他说着就站起身又出去了。
苏雅也不想招惹苏娥,抱起自己的衣服就走:“谢谢二姐,我走了啊。”
见苏雅风风火火的走了,苏娥还在后面叫喊:“你慢点,又没人追着你。”她说着话,把案板上的尺子什么的磕的乱响,气呼呼的道:“我也没说什么啊,一个个都跑的飞快,哼……都是没良心的。”
苏娥在这里摔摔打打的,可苏雅和郑西早走的没影了,这会有客人上门来取衣服,苏娥忙着去找,就把刚才的事忘到脑后去了。
晚上回去,郑西满面春风的很是高兴,说领导很重视他的提议,明天就开会研究这个项目。
结果也很快就出来了,罐头厂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工人们都指着那点工资养家糊口,一连几个月都不发工资了,他们整天堵着领导的办公室闹腾。
现在有了起死回生的办法,当然要试一试,他们有技术,有厂房工人,还有以前罐头的销路。距离海边也不远,在距离海边比较近的村子里收购了海鲜,马上拉回来加工,第一批罐头实验出来,保存良好,因为品种新颖,很快就打开了销路。
郑西不仅没有下岗,还被提拔成了车间主任,管理生产线。第一批罐头很快就销售一空,因为没有同类产品,价格也卖上了价,利润也高,郑西这个大功臣不仅升了官,工资也涨了很多。
苏娥的修衣铺生意也越做越好,郑父在家也不闲着,整天的编篮子,见苏娥忙了,就先把饭做上,等她回来炒菜,一家三口过的高高兴兴的,跟隔壁是截然相反。
郑母本来以为郑西马上要下岗,而且苏娥也没了卤肉配方,以后他们两个肯定过的艰难。她一直在暗中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结果现在他们这边过的水深火热,那院却是欢声笑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