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齐很瞧不上嫡亲的祖母和姑姑。
这几年他看得很清楚,亲祖母是个老糊涂,偏自以为聪明,总做一些让亲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姑母呢,被宠得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明明握着一把好牌,却硬是打了个一团糟。
最让王令齐生气的是,阿爹阿娘对姑母绝对算得上仁至义尽,可姑母还不知足,未出阁的时候,没少找阿娘的麻烦。
阿娘看在阿爹的面子上,不跟姑母计较。
王令齐却拿着小本本,将王怀婉办的那些事一一记了下来。
时间久了,破事儿记得多了,也就磨光了原本就不多的亲情。
所以,王令齐根本就不想再把王怀婉当成亲人。也就不再关心,她的夫家靠不靠谱,她在夫家过得好不好!
王令仪沉默片刻,他也不待见亲祖母和姑母,但他是嫡长子,对于家人,除了血缘亲情,还有一份责任。
越想越烦,干脆不想了,王令仪吩咐弟弟,“好了,不说这些了,赶紧去驿站安排吧,耽搁了这么长时间,再不抓紧,傍晚前咱们就不能进城了。”
“遵命!”王令齐应了一声,打马朝驿站奔去。
在驿站简单用了一餐,王家人便又启程了。
因为时间紧张,车队赶得很快。
在城门关闭前,一队人马总算抵达了京城。
“呵~~”唐宓掩着小嘴儿,打了个哈欠。
柳佩玖已经习惯了唐宓的睡神模样,她坐在窗边,撩起帘子,饶有兴致的看着外面的景色。
“咦?已经进城了?”唐宓扫了一眼,看到了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街道。
“是啊,咱们终于回京啦!”
柳佩玖很兴奋,梁州那个地方,她真是呆够了。再次回到繁华的京城,她全身的细胞都欢快起来。
“嗯,我们回来了!”
唐宓喃喃的说着,眼底闪过一抹复杂。
车队在朱雀大街上行驶,穿过好几个坊区,终于抵达王家所在的务本坊。
王家大宅,中门大开,一排排的仆妇排列整齐,领头的便是唐妈妈。
她站在台阶上,翘首望着胡同口,好半晌,终于看到了两匹枣红色的马齐头并进的跑了进来。
“来了,娘子他们回来啦!”
唐妈妈高兴的喊着,众仆妇也都十分高兴。
不多时,车队在大门口停了下来。
王令仪兄弟两个搀扶着唐元贞下了马车,又去后面将小妹扶下来。
唐妈妈赶紧带着一众仆妇上前给主子见礼。
两年不见,唐元贞很是想念唐妈妈,但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主仆两个简单寒暄两句,便进了大门。
唐宓、柳氏姐妹也在丫鬟们的簇拥下进了大宅。
穿过前庭、路过中庭,二门外,小万氏带着两个女儿迎了出来。
其中还有王鼐、王鼎的几个妾侍。
唐宓目光掠过人群,却惊讶的发现:咦,妙仪女冠怎么会站在王鼎妾侍的队列中?这、这是个什么情况?
第116章 匪夷所思的事
不知为何,唐宓悄悄的看了自家亲娘一眼。
咦,阿娘好像也看到妙仪女冠了,可为毛没有半点惊讶的表情。
等等,阿娘虽远离京城,但在国公府留了不少人手,或许,是唐妈妈飞鸽传书告诉阿娘的吧。
但……还是有些不对劲啊,唐宓总觉得这件事似乎跟阿娘有关系。
唐宓脑洞大开,正神游天外呢,那边小万氏已经笑盈盈的迎了上来。
“哎呀,弟妹,你总算是回来了!”别管小万氏心里如何抵触唐氏的回归,但表面上,她却表现得十分热情。
不得不说,过去几年,小万氏长进了。
或许,她背后有什么“高人”在支招哩。
唐元贞美眸闪动,不意外的看到王令慧站在了小万氏身后。
“这两年我不在家,国公府多亏阿嫂操持了。”
小万氏表现得很热络,唐元贞也不会闹别扭,反正说两句好话也不花钱,夸两句又何妨?
“瞧弟妹说得,咱们不是一家人嘛,何必这般生分?”
说着,小万氏热情的挽上唐元贞的手,作势要扶她进二门。
唐元贞想看看小万氏到底进益到何种地步,也就没有避开,顺着她的意思,妯娌两个相携往里走。
“弟妹,我给你说啊,春日里宴请多,你和二弟虽然不在京里,但给咱们国公府的请帖却一张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