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祐明也不笨,眼珠子在李祐堂、李寿这对祖孙身上转了转,心里暗骂一声“该死”,脸上却仍是一副担心老父康健的表情,“您身体还没有彻底康复呢,跟前怎么能少了伺候的人?再者,儿子不累。侍奉您老人家,儿开心还来不及,哪里会有什么辛苦?!”
李祐明一边说着,还不忘给儿子使眼色。
李其珏却没有开口,因为他了解老祖宗,知道他既做出了决定,便不会轻易更改。
“好了,二郎,我知道你孝顺,但你若是累病了,难道我这个做父亲的就能安心?”
这年头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儿子若是不爱惜自己的身体,那也是对父母的不孝。
老祖宗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李祐明再有不甘,也不能多说什么了。
只得怏怏的跟李其珏告辞离去。
李祐堂“好心”的亲自将弟弟、侄子送出了益康堂。
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李祐堂得意的哈哈大笑。
李寿却没心思计较这些,从益康堂出来,又跟李祐堂行了礼,便快步回了桂院。
唐宓含笑迎了出来。
夫妻相携入了堂屋,在主位上坐下。
不等唐宓发问,李寿便主动将益康堂的事说了一遍。
“户部事务繁杂,柳尚书时常告假,积攒的事情就分外多,十八郎,你想从何处入手?”
唐宓手指轻轻扣着小几,轻声问道。
李寿一笑,不答反问,“若是换做猫儿,你决定从何入手?”
唐宓伸手沾了点儿茶水,在小几上写了一个字。
李寿大笑,“英雄所见略同啊。”
烛光下,光滑的小几上赫然一个“盐”字!
第404章 盐(二)
前文咱说了,在当今圣人主政前,接连好几个朝代,盐都是私营的。
大梁境内大大小小的盐场,全都被世家、豪强所占有。
朝廷连盐税都不收取。
几年前,圣人开始将盐场收归国有。
各家听到消息,有积极配合的,主动将盐场上交国家。比如王怀媛,早早的就将陪嫁的一处盐场上缴了。
也有更多不愿舍弃巨额利润的家族,面对圣人的“上有政策”,纷纷想方设法的来个“下有对策”,即便将盐场上缴了,也继续派人偷偷过去煮盐拿来贩卖。
盐税更是一塌糊涂,户部下令收了,下头的人不配合,户部便没了下文。
盐政一事,依然异常混乱。
李寿入了户部,成为主管课税、户籍等的侍郎,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威信,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难啃的骨头,仔细的整治一番。
盐政,则是户部案头堆积的诸多问题中最棘手的一个。
李寿和唐宓同时想到了这个问题。
“没错,盐政必须整顿。”
李寿的手指在小几上划来划去,眼中满是坚毅,“赈灾需要银钱,灾后抚民更需要。盐税必须足额收取。”
那些家族占了朝廷那么多的便宜,现在也该停手了。
户部收不上税,并不代表李寿收不上来,要知道,他手里还有圣人赐的六百铁甲亲卫哩。
唐宓白嫩嫩的小手托着下巴,一双翦水秋瞳中满是柔情:嗯,她最喜欢看李寿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模样。
不过,一味的蛮干可不好。
李寿已经将京城的世家得罪了一个遍,唐宓可不想他再因为盐政之事将全国各地的世家都得罪透了。
他是世家子,如果真的将各家都得罪了,那么他便会成为世家阶层的对立者,成为世家的叛徒。
唐宓不想李寿成为这样的“独夫”!
只是,该怎么样做才能更好的解决“盐”这个问题呢。
“哎呀,这个还不简单?”
前来探望唐宓的柳佩玖听闻此事,帅气的打了个响指。
唐宓眼睛一亮,“阿玖,你有办法?”
阿玖最是精灵古怪,面对问题,总有出人意料的好办法。
柳佩玖笑得眉眼弯弯,终于体验了一把所谓的穿越者的优越感。
嘿嘿,幸好后世的时候她喜欢阅读。
古典名著是本命,可各种网文她也没少看。
而在那些穿越古代的网文中,只要牵扯官场,盐铁什么的都是绕不过去的。
柳佩玖一边回想着那些网文里的桥段,一边跟唐宓说道:“猫儿姐姐,可以让二九兄跟那些卖私盐的打价格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