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听苏紫凝温柔地问道:“王爷说笑了,紫凝身为通敌叛国的死囚,又怎能再随王爷回去?”
“凝儿,告诉我,为什么?”林萧然痛心地问道。
“不为什么,我想,我的口供王爷也看过了,我的理由王爷也知道了……”
“可是我不相信!”
“不管王爷是否相信,这就是事实……只要三军将士相信,皇上相信就可以了……”
“可是,为什么?为了救玉儿吗?有我在,没人敢把你们怎样……”这是林萧然唯一能猜到的理由。
“不为她……王爷博古通今,一定知道虎符的来历和作用……”
“我当然知道……”
“紫凝虽为女流,也略读过些典籍,也知道些虎符的来历和作用,姑且说给王爷听听,不对之处,还请指正!”
“好……你说……”
“据说,‘虎符’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也称‘兵符’,因做成伏虎状,故名‘虎符’,是帝王授予属臣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虎符能分成左右两半,用兵时,左一半交给带兵的将领、右一半由国君保管。要调到军队时,国君将右一半交给差遣的将领,拿去和带兵的将帅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吻合完整表示命令验证可信,方有权调动军队……王爷,紫凝说的可对?”苏紫凝问道。
“没错……”
“王爷可知道那天当着众多将士的面,紫凝从自己的首饰匣里拿出来的虎符,是左右两半合在一起的一整个虎符……也就是说,任何人凭此‘虎符’都可以名正言顺地调动守卫西疆边境的三十万大军,因为这虎符的右一半是王爷从皇上那里拿过来,亲手交给慕容皓,封他做西部‘兵马大元帅’,凭此虎符调动三军……紫凝说得可对?”
“没错……”
“那么,王爷就知道紫凝犯下的是怎样的通敌叛国的‘大罪’了……”
“可是,你根本就没见过虎符,根本不知道‘窃取虎符’的后果……”林萧然无论如何都不相信。
“王爷熟读史书,一定知道《史记》中的记载:战国时期,秦国发兵围困了赵国国都邯郸,赵国的平原君因为其夫人是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姐姐,就求援于魏王和信陵君,魏王派遣老将晋鄙率十万兵马救援赵国,但晋鄙却畏惧秦国的强大,只命令驻军观望,并不出兵,信陵君为了驰援邯郸,遂于魏夫人如姬密谋,让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得虎符,并以此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大破秦军,救了赵国。”
“没错……”
“还有,三国时期,曹操因赤壁之战兵败北退,诸葛亮则趁南郡空虚,命勇将赵云夺城成功,并俘获守将陈矫,取得虎符,然后以此虎符为凭,诈调荆州守军,出救南郡,趁势让张飞袭取荆州,接着同样用虎符调出襄阳守军,让关羽袭取了襄阳,诸葛亮仅凭一个虎符,就连取三座城池,兵不血刃……由此可见‘窃取虎符’的后果……
那么,今日,苏紫凝将统帅全国精锐部队的三十万铁骑的虎符,拱手送给了西夏使臣,王爷觉得以您的官职,能保住我这个‘叛国之人’吗?”苏紫凝说得言辞舒缓却极有说服力。
“可是,我知道,你没有偷!”林萧然说得很肯定。
“您怎么知道?您怎么证明?‘知人知面不知心’,王爷又怎知道,我是怎么想的?”苏紫凝问。
林萧然看着苏紫凝的眼睛,忽然读懂了里面的内容,她是无辜的,但因为某种原因她一定要承担罪责,她的内心有种强大的力量支撑着,让这个柔弱的女子独立地承担其这个‘滔天大罪’!
苏紫凝说的没错,如果她真的窃取了虎符,就算他这个王爷也护不了她,但是明明知道她是无辜的,却又找不出证据。陌如玉被当场抓获,从匣子里搜出虎符,抓她的蒙将军就是怀疑一个小丫鬟根本不认识虎符,也不可能知道驿馆的位置?更不可能认识西夏使臣,怎会轻车熟路地偷了虎符,径自给他送来,一定另有主使,所以才没声张,将陌如玉带回了大营,不出所料一问之下,那丫头浑然不知,所以才发生了后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