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一笔谈_作者:砚丞书(87)

2018-07-29 砚丞书

  倪绾见她心情不好,也不去招惹她,只做自己的事。

  字是越写越有心得了,反而日子却没活明白,连嫁的这个人是什么样的都没来得及弄清楚就被赶鸭子上架,她稀里糊涂的远嫁,到现在她对他还是没琢磨清楚。

  其实也没关系,她前半生被人塞来塞去,都是为了能活命,偶尔她会想起父母,想起在姑姑和姑丈家里的那些日子,慢慢地就会生出一种渴望,没了父母,她还有姑姑,等哪天空了,她就回姑姑那里……

  ***

  作者有话要说:  夸下海口只多不少,确实不少哈哈哈

  晚安~

  ☆、第十二章 故人

  江墨得空的时候就会在这偌大的郁府里头转悠。

  其实她除了三餐和睡觉的时间,其他时候都是有空的,闲的发慌。她逛郁府除了打发时间以外,有一部分目的是想找机会跟郁少夫人搭上几句话,彼此熟悉起来。

  毕竟如果他们想要离开这里,郁桓生和他夫人是关键因素。

  蔺傒文没事就拿着本书在看,对眼下的处境不慌不忙,依然是一副事不关己,置身事外的态度,或者说……随遇而安?

  他看的是古诗,喝的是淡茶,脸上戴着银框眼镜,身上穿着白衬衫西装裤,大多数沉默着,神情淡和,翻书和喝茶的动作都显得那么慢条斯理。

  远远看过去,确实颇像民国时期的谦谦公子。

  桃李一有空就会拿着一块涂有朱砂符篆的锦帕仔仔细细地擦自己的桃木剑,木质的剑身被她擦得质感十足,乍一眼看过去,会以为那是一把铁剑。

  而笏九一天到晚坐不住,这会子又不知道跑哪去了。

  江墨在郁府里的某段游廊闲晃的时候,隐约听见一阵清脆空灵的戏曲唱腔,似乎是从远处慢悠悠地飘来,她四处看了看,感觉是从对面游廊传过来的。她沿着游廊往对面走过去,而声音也越来越清晰。

  前面有个月洞门,她靠近之后,可以确定声音就是从里面传了出来。

  月洞门前是一面湖,湖边种着柳树,往湖的左边看过去是一排屋子,屋门口是檐廊,檐廊上有两个年轻的女人,一个站着,一个坐着,坐着的女人跟前又站着个小女孩。

  那段戏就是小女孩唱出来的。

  小女孩似乎唱的让她很满意,她笑着不知道对小女孩说了什么,跟着就让平儿进屋取了一本书出来递给女孩,小女孩拿着书鞠了躬,转过身来准备走的时候,忽然看见站在月洞门前的江墨,有点犯怵地站在了原地不动了。

  江墨心里飘过三十米长的省略号……

  这孩子在外面的世界一看见她就不敢靠近也算情有可原,毕竟正邪不两立,怎么在这里也视她如虎?

  倪绾也发现了她,站起来笑着喊道:“沈小姐怎么在这里?”

  江墨厚着脸皮停留了这么久不走开,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于是她擅作主张地走近前去,边走边说道:“刚才我听见有人在唱戏,觉得声音清澈动人,实在悦耳,我沿着声音传出的方向走过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这里……”

  说着,人已经走上了檐廊,站到了她们跟前。

  倪绾一双手搭在小女孩瘦弱的肩膀上,说:“是莺儿唱的,她很聪明,我才教过她两三遍她就记住了,而且唱的很好。”

  江墨看了莺儿一眼,笑笑地问:“我刚才听,你唱的是《牡丹亭》?”

  “沈小姐也爱听昆曲?”倪绾似乎很高兴,有一种找到同好的喜悦。

  “因是我父亲的喜好,我自小耳濡目染,渐渐的也就略能听懂一二。”江墨说的算实话,她不会唱,唱出来也是哼哼唧唧的并不动人,但听懂却不难。

  倪绾对小女孩说:“莺儿先回去,明儿再来。”

  莺儿点点头,抱着一本蓝皮的线装书跑了。

  倪绾让江墨进屋去坐,又让平儿沏茶来,江墨跟着跨过门槛进屋里,小心翼翼地观察了一眼四周,首先看到的是摆在中间的一张圆形案几以及几张木椅,屋子左右两侧各有一座折叠屏风将里外屋分隔开来。

  这屋子应该就是郁桓生和倪绾的卧房。

  江墨对于这两人的关系挺好奇的,她在外面听过一些流言,说郁二少对自己的夫人不上心。

  只是,如果不上心,那又为什么要娶?

  平儿沏了一壶茶提进来,给两人各倒了一杯,跟着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