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一笔谈_作者:砚丞书(9)

2018-07-29 砚丞书

  那人身姿笔挺,身上穿着略显老旧的白色衬衫,双手揣在西装裤的兜里,鼻梁上架在一副银框眼睛,微风横卷而过,卷着他的衬衫领子摆了几个来回。

  月光下,何等清逸儒雅。

  桃李过去后,称了句:“先生。”跟着把丹符交还给他。

  笏九赶紧跃上桃李的肩膀,哼出一声冷笑,“我说呢!臭丫头哪来的五行旗和符箓,敢情是从你那借来的!”

  那人把丹符卷了卷塞进裤兜里,说:“六尾你自行处置。”

  桃李还没应答,倒是死到临头的笏九还有闲情先开口挖讽:“倒也没指望您先生会大发慈悲替我解困。”

  那人扔了句:“好自为之”,转身走了。

  桃李抓着狐狸尾巴往肩上又是一甩,笏九被甩得昏头涨脑,哼唧了两声,再次泪眼汪汪。

  ***

  作者有话要说:  开更了~

  ☆、第三章 罔象

  自沈江墨记事以来,无心理会所谓人情世故,二十几年来也无意情爱之事。

  生命问世之初,原本空空如也,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她不过将这“空空”持续了二十几年,说好听一点,可以用“四大皆空”概而括之。

  由此可见,她生而为人,自觉比之草木,似乎无甚高其一等的优越之处。

  说直白一点,她就是一个脑瓜子不甚灵活的迟钝单身狗……

  同样,她不大信鬼神之说,是以不惧妖魔邪祟,或许是得益于她自小在书堆里打滚的原因。说句不怕笑话的诳语,她也算是饱读圣贤书了。

  书中有云:怪,力,乱,神,子所不语也。

  书看了十几许年,饭也吃了二十多年了,她还算是个比较有科学信仰的人。

  ……原本确实该如此。

  然而,就在她十八岁那一年,不知道是不是因着某个契机开了天眼,或者可以称之为福至心灵,她开始偶尔会看见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比如某天晚上,她准备关灯睡觉,一转身,忽然看见桌面上冒出两个大约三寸高的小人儿,身穿龙凤褂,二人举杯把盏,貌似正准备喝交杯酒。

  小人儿旁边还有一张拔步床,床上铺着大红色枕被。

  说来也是奇景一出了,而更奇的是她心里居然没有一丝惊怕,只是不敢发出任何声响,倒是更怕惊动了他们。

  两位新人喝完交杯酒,手牵着手坐上了床,深情对视,面带羞色,开始为对方宽衣解带……

  江墨正看得有趣,不由往前凑了凑,就在关键时刻,红色床罩自动落了下来,掩住了床上引人遐思的场景,跟着一眨眼的功夫,整张床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坐在床边思索了一会,想起来《聊斋志异》里面说到的一则“宅妖”的故事,跟她方才所见到的情景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比如,某个日落之时,她曾在街上看见过一只长了四肢,像人一样直立行走的怪蛇,那怪蛇行动缓慢,江墨就这么看着它慢慢挪到自己跟前来,猛地张开血盆大口,似乎想一口吞了自己。

  只不过那张大口刚落下来的瞬间,怪蛇忽然消失了。

  不知是被这些怪东西给吓丢了魂,还是她天生就少根敏感神筋,每逢异象,她居然十分淡定,这种淡定的反应,连她自己都不禁想要五体投地,再三膜拜。

  自此以后,江墨总能在各种妖魔鬼怪当中安然无恙地自由穿梭,她不由得怀疑自己是不是一出生就受神明垂怜,受佛光加持?

  尽管她见妖见鬼,见惯不怪,然而对于前两天忽然出现的那个浑身上下粉红得分外奇怪的捉妖小女孩,她还是得抱着辩证的态度怀疑一下的。

  当然了,最后小女孩用实际行动证明,她的怀疑是多余的。

  午间12点。

  书社掩着门,江墨撑着下巴,整理着这两天碰到的一些事情。

  尤其是“楮魅”,那些东西是什么时候开始在书社里活动的?她到底跟这些东西一起默默生活了多少年?难道她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被……

  “……?”

  忽然,书社门口那两扇脱色脱得颇具年代感的格栅木门被人推开了,发出了“咿呀”的声响,同时,吊在门框上方的风铃也清脆地“叮铃”作响。

  江墨抬头看过去,门口有人慢慢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