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又将书包里面的没有包装的苹果,送给了班上走的比较近的几个女生,还有外班的两个女生。
其中有一位是上厕所遇见的女生,叫余欢。
宁可送过去,都会说一句,“我妈挑的,可好吃了,我已经洗干净了,你可以直接吃。”
除了余欢,所有人都会说一句谢谢!
恩,只有余欢说:“我过了这么多年的平安夜,收了这么多苹果,就属你的苹果最清奇。”
宁可怒,“咱是实在人!”
后来宁可把倒数第二个有包装的苹果,送给了刘老师。
刘老师道了谢,笑着接过了。
其他人的都好送,就是纪则言的不好送啊!
白天偶有一两个女生给纪则言送苹果,但都是趁纪则言不在的时候,认识宁可的还会嘱咐宁可不要说是谁。
宁可觉得那个女生很有自知之明,纪则言要是知道是谁送的,搞不好把这些苹果顺序换一下,来个“礼尚往来”,全部又送回去也是很有可能的。
当然,更有可能的是,纪则言会把这些苹果,是谁的还给谁。
等纪则言回来,发现桌子上有苹果,果然又皱了眉。
“谁送的?”
由于纪则言还站着,宁可只能抬头仰望他,宁可眯着眼目测,纪则言大概有一米七八的样子,成功的挡住了窗外的光线,在宁可脸上投下一片暗影。
宁可记得她老妈说过,男长二十六,女长二十足,虽然现在纪则言没有一米八,但是他还能继续长,一定会有一米八以上的。
宁可语气幽怨,“你的爱慕者。”
纪则言瞥了她一眼,没搭话。
宁可以为他不信,决定和他讲讲为什么平安夜一下子这么火了。
“听说平安夜吃苹果,会保佑吃苹果的人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由此大家关系亲近的朋友之间开始互相赠送。你知道的,平安夜圣诞节都是属于外国的节日,传到中国了,就会在原有的意义上,增加我们自己的理解。中国古代有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寄情于物的说法,现代也不遑多让,大家就送苹果一事寄托了深层意义,不相熟的男女之间单方面送苹果,其实就是暗示了告白。”
纪则言听罢,仍然是面无表情,“迷信。”然后又补了一句,“你语文果然好,联想力无人能及。”
平安夜吃苹果,保佑平平安安这个说法是她听来的,后面半部分关于送苹果告白的事,确实是她瞎编的。
不过她这么说是故意的,待会她要送苹果给纪则言就是存了这份心思,也要看看纪则言知道了这个说法后,怎么处理这些心思。
这种说法也不算全错,不相熟的人之间送苹果不是对对方有意思是什么?
她还没出声,突然听到旁边一声轻笑,是陈让。
宁可在纪则言面前不敢造次,对其他人可没这么好的态度。
宁可瞪他,“笑什么?!”
陈让收了笑,认真的说:“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
“那你还笑?!”
陈让一噎,“……我觉得你说的很有意思,有感染力。”
“呵呵~”宁可假笑,“我谢谢你啊!”
“恩,听你这么说,我觉得我也要准备一个苹果了。”
“哦哟!我闻到了JQ的味道。”宁可一边说一边用鼻子嗅。
因为上次换位子的事情,宁可和陈让之间的交流多了许多,对于宁可的话,陈让也没有生气,但笑不语。
陈让是来找纪则言问题目的,只不过今天,纪则言不似之前那般,经常一个问题抛出来,堵的他哑口无言。
陈让想了一圈,也没明白自己是哪儿得罪他了。
到了晚上,大家果然疯狂起来了,女生送男生,男生送女生。
最直观的感受是宁可,竟然有好几个外班的女生到他们班门口。
胆子小的,将苹果给前排的人,让同学交给纪则言。
纪则言看也不看,低着头做自己的事,受人所托的同学进退两难,将苹果放到纪则言的桌子上就跑了。
然后纪则言在门外女生双眼期待的目光之下,将包装精美的苹果放在宁可的桌上。
然后那些美目盼兮的女生,眼神恨不得将宁可戳成筛子。
宁可: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坚强,我也要送苹果的啊!!我只是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