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吴大人刚刚躺下,正做着加官进爵的美梦,忽然就被人叫醒,说宁建死在了牢里,瞬间吓出了一身冷汗,急急忙忙地往大牢赶。
及至大牢,宁建的尸体已经被放了下来,睿王坐在外面,反应略有些迟钝,显然酒还没完全醒。
吴大人看着宁建的尸体,有些欲哭无泪,好不容易抓住的嫌犯,居然在牢里自尽了,看来自己的官,也算是做到头了。
“此事因本王而起,本王自会负责到底。问问方家,可愿意将宁建和方婷儿葬到一处,若愿意,就赶紧下葬吧。”王若知缓缓地说道,“皇帝哥哥那里,我自会去请罪,吴大人协助破案有功,定会在皇帝哥哥面前替您美言的。”
吴文青见王若知一力承担了下来,心下松了一口气,麻溜儿地指挥衙役收拾尸体、通知方家人。
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回京
到了深夜,王若知才在卫一的搀扶下,回了房间。
梓瑜关好门,给王若知倒了杯水,低声问道:“送走宁建了?”
王若知看着梓瑜,说道:“送走了。我没敢看,卫一说,他是笑着走的。”
梓瑜心疼地抱住了王若知,柔声说道:“你能做的,已经都做了。天命如此,非你一人之力可以扭转。”
王若知收拾了一下心情,便开始发愁如何跟皇帝交待的事了。
梓瑜看着一脸愁容的夫君,打趣道:“你给宁建绳子的时候,怎么没想想皇上愤怒的脸?”
王若知委屈地说道:“他在身后‘嘭嘭’地磕头,我哪有时间去想皇帝哥哥。”
“但你的理由,编得还挺好的,刚才听琴儿说了,挺像那么回事。”梓瑜笑着说道。
“那话本子里不都这么写么。我本来想让他将我打伤的,抢夺绳子。后来想想太疼了,就改成假装喝醉了。”王若知略带得意地说道。
“嗯,不错。理由嘛,既要说得过去,又要让皇上一眼就能看出是在骗他。”梓瑜高深莫测地说道。
“可是我这个理由想得太完美了,皇帝哥哥万一看不出来怎么办?”王若知皱着眉问道。
梓瑜轻笑一声道:“你以为皇上不知道你的酒量吗?大婚之日,所有人一起劝酒,都没把你灌醉,这区区几杯,你就醉了?”
王若知转忧为喜道:“还是我的小瑜儿聪明,这下是不是不用担心了?”
梓瑜轻轻敲了一下王若知的额头,说道:“当然不是。我们没能带嫌犯回去,除了要给皇上一个交待,还要给百姓一个交待。”
王若知疑惑地问道:“给百姓一个交待?”
梓瑜笑着说道:“你不是说,自己有写话本子的天赋么?这第一本话本子,要不要就写写宁建的故事呢?他虽杀了人,却也是条汉子,应让世人知道,他并非穷凶极恶之徒。”
王若知眼睛一亮,高兴地抱紧了梓瑜。能遇见梓瑜,真是自己今生最大的幸事了。
于是,睿王爷无视了皇帝催他回京的密信,以水土不服,上吐下泻为由,愣是等到宁建入土为安后,才启程回京。
因着案情清晰之后,朱景鸿的殿试通知就到了,是以朱家哥哥在宁建死的第二天就快马回了京城。临行前还十分贴心地将上官冶尔绑了起来,一起带回了京城。是以,王若知和梓瑜一路回京,都无人打扰,路遇美景就停下来好好欣赏一番,好不逍遥快活。
待到了京城,已是四日后的事情了,正好赶上武状元游街。
“王妃!王妃!景鸿少爷中了武状元啦!正在前面游街呢!”琴儿气喘吁吁地跑到马车边,大声喊道。
梓瑜掀开车帘探出脑袋,兴奋地问道:“在哪里?快带我去看看!”
“就在前面!不过人好多,完全挤不进去,因为少爷骑在马上,我才远远看到了。”琴儿有点遗憾地说道。
“卫一,抄近路去知味楼。”王若知朗声吩咐道。
“去知味楼?可是今天没有包场,好位置肯定已经没了。”梓瑜噘着嘴说道。
“莫要担心,知味楼有三个雅室是长年空着的。”王若知柔声安慰道。
“哦?为何?”梓瑜一直以为是因为知味楼的雅室要加钱,所以要雅室的人才不多,没想到竟然有两个是长年空着的。
“中间的那个给皇帝哥哥,一个靠窗的,给他的侍卫们,另一个在里侧的,给暗卫们藏身用。”王若知理所当然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