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造反的人,都这么理直气壮了吗?”文德帝看着眼前的中年男子,语气平静地说道,“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我董桦行不改姓、坐不改名,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董桦梗着脖子说道。
“朕又不是暴君,为何会将自己的子民杀了剐了呢?”文德帝不紧不慢地说道,“其实,朕一直有一事不明,不知董将军可否为朕解答一二?”
董桦显然没料到文德帝会这么和蔼地跟自己说话,但是架子已经端起来了,自然不能随便放下,于是继续梗着脖子说道:“要问便问,别整这些文邹邹的,我老董只读了几年书,复杂的学问我不懂。还有,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副将,不是什么将军,叫我董桦就可以了。”
文德帝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如此,朕就简单点问,请问董副将,苏南的百姓,可是已经民不聊生了?”
董桦愣了一下,没想到文德帝居然会问自己百姓的事,思索了一会,答道:“我离开时,尚未到那般境地。但粮价奇高,许多人家砸锅卖铁都换不到一顿饭的米。”
“朕听闻去年苏南粮食大丰收,为何今年的粮价会如此之高?”文德帝继续问道。
董桦闻言沉默了,先前听信了苏南王的一面之词,只知道若不造反,今后苏南的百姓便没有了活路,是以要一路北上,抢夺粮食。但今天苏南王居然弃这五万将士于不顾,自己逃了回去,由此可见,这苏南王并非明主,那他之前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可信呢?
“朕听说,苏南王在吴越城南面,囤积了大量的粮食。”文德帝见董桦在思索,便适时地补上了一句。
正文 第二百三十九章平定
董桦闻言,震惊地抬起头看着文德帝,眼中满是不敢置信。
“朕听闻粮价上涨后,还派人前去送赈灾粮,苏南王都派人收下了,但苏南的粮价却并没有因此下降。”文德帝叹了一口气,说道,“不知你一路北上,可有打听过沿途的粮价,据朕所知,除了苏南,其余地方的粮价,都正常得很。”
董桦喃喃地说道:“不可能……不可能……”
“这锡安城的百姓就在外面,你若不信,可以出去问问,苏南王来之前,这里的粮价如何。”文德帝说完,便命人给董桦松了绑,送了他出去。
其余将领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这文德帝这么做,难道不怕董桦逃跑吗?
正想着,便有人替他们问了。只见秦公公给皇帝递了茶,顺便说道:“皇上,这让董桦自行去城内打听,就不怕他跑了吗?”
文德帝喝了口茶,说道:“他若趁机跑了,那就不配成为我大乐的将领,他日若再见到,杀了便是。”
众人闻言,刚刚活络起来的心思,纷纷熄了火,这文德帝不愧是一代明君,该温和的地方温和,该狠绝的时候也绝不手软。
不过,董桦并没有让文德帝失望,不到半个时辰,他便跌跌撞撞地回来了,恭敬地跪到了文德帝面前,俯首说道:“末将听信苏南王一面之词,犯下叛国大罪,还请皇上治罪!”
众人闻言,便知文德帝所言属实,不少将领心中愧疚不已,纷纷俯首认罪,而那些想着苏南王称帝之后,自己便可以加官进爵的人,依然梗着脖子不说话。
文德帝见状,也不多话,径直吩咐道:“未认罪的,都拖下去,明日午时三刻在校场斩首!”
那些原来还梗着脖子一脸傲气的将领,瞬间就垮了,有些反应快的,已经开始哭喊着求文德帝饶命了。
然而求饶声还未说几句,侍卫们便十分麻利地上前塞住了那几人的嘴,迅速地拖了下去。那些认罪的将领面面相觑,不知皇帝为何突然开了杀戒。
文德帝命人给剩余的将领们松了绑,语重心长地说道:“想往高处走,是人之常情。但身为将领,越到高位,要明白的事情就越多。除了打仗之外,还要体恤民情,在武力征服的同时,以德服人。若德行有亏,就算行军打仗战无不胜,也难以服众。”
众将领默默听着,不敢接话。
文德帝接着说道:“王若勉想当皇帝,朕可以理解。但故意哄抬粮价,让百姓饿死街头,以此来激发民愤,让百姓支持他造反,这种手段,实在是太过卑劣!两军交战,将士们都还在浴血奋战时,他却乘船逃跑。若将皇位交与这样的人手中,朕死不瞑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