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奶奶家回来后没几天分数就出来了,和预想中的并没有差多少,旖雪因为语文的发挥失常最后也有将近600分,旖晓更是以640+的高分取得了全市第一全省第五的好成绩。成绩出来以后家里的电话就没有停过,各种要来采访旖晓的人。但是旖晓确是一个很淡定的女孩,她并不想被这个社会过多关注,尤其是她耳朵的问题,搞不好还会被大作文章。
成绩出来以后的一周内就需要填报志愿了,旖雪的分数去厦大估计是有点玄的,但是江城的好大学爸爸妈妈托同学问过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一中这回出了文科状元还是建校以来的第一次,理科状元倒是出过几次。那天旖晓拗不过学校的再三邀请答应接受一个采访,担心出问题就要旖雪陪着她,一起的还有她们的班主任。当看到一对长得一模一样的姐妹花的时候,记者有点迷,叶老师只好给记者介绍她们是双胞胎,接受采访的是妹妹。叶老师安排旖晓坐下就和旖雪做到一边去了。
旖晓看着对面坐着的记者一脸茫然,不知道她会问些什么,也不知道记者知不知道她耳朵的事,会不会说慢一点。。。
记者:郑旖晓同学,你好,我是《江城晚报》的记者,很高兴你能接受我的采访。
或许学校出于保护并没有告诉记者旖晓耳朵的事情,记者或许出于职业素养说话跟干练,还有些许的快。旖晓其实没有完全通过唇形判断出来,但估计一般开始就是介绍一下,于是说道:记者姐姐你好!
记者停到声音觉得有一点奇怪,但也没有多想,以为她是生病了,就寒暄了几句开始进入正题。
记者:这次取得文科状元是你意料之中还是说之前没有想过?
旖晓的对话反应本来就要慢一些,再加上记者是一个陌生人,对于陌生的唇形她需要时间来适应,就做出一个思考的样子想了一下说道:肯定不是意料之中,但也不完全算是意料之外吧!
记者:那你这次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开心吗?
旖晓:谈不上开心不开心吧!
记者:怎么说?
旖晓:虽说这次给学校带来了荣誉,但是现在的生活并不是我希望的,每天都有记者打电话到家里,说实话如果这样我宁愿不要这个成绩。
旖雪和叶老师在一边关注着旖晓的回答,虽然她说的都是实话,但有些话说出去很担心会被媒体断章取义,无形放大。
叶老师小声和旖雪说道:这孩子还是太单纯了。
旖雪:好想快点结束,这样的谈话对于旖晓来说真的是一种煎熬。那个记者说话这么快。
叶老师:让我想想该怎么办。叶老师想了一下就在旖雪的耳边小声说了几句,旖雪立马心领神会。
叶老师去边上倒了一杯水走过去说道:记者同志您辛苦了,喝点水休息一下。我们校长找旖晓有点事,您先坐会儿。说着旖雪就到旖晓边上拉着她的手出来了。走到走廊尽头的没人处,旖雪和她说:感觉不好吧?
旖晓:累死我了,她说话也太快了,我还没看清楚她就说完了。
旖雪:那你还回答的上,不错嘛!对了,有些问题你不要按真实的想法说,你记着得状元这个事是个好事,往好的方面说,不然我们担心会被断章取义,相信你姐没问题的,叶老师也是这个意思。现在看来记者还不知道你耳朵的事,这倒是个好事,你一会儿放机灵一点。
旖晓:姐,你可以帮我个忙吗?
旖雪:怎么啦?
旖晓:一会儿你坐我对面去呗,你用手语简单提醒我一下,别被记者发现就好。
旖雪:好,一会儿我和叶老师坐你对面那边去,你别担心了。好了,我们回去吧!
回到会议室里接着接受采访,叶老师和旖雪换了坐的地方,在旖雪的悄悄帮助下旖晓要轻松很多。回答记者的问题也要畅快自如的多。
在记者采访结束以后,她们一起去了叶老师的办公室。
叶老师:你们坐,想好志愿怎么填了吗?过几天就要上系统了。
旖雪:我爸爸说我的分数报江城的学校要靠谱一些。对了叶老师,您觉得经济学怎么样?
叶老师:经济学不错呀,挺适合女孩子学的,而且也是文理兼收的,想读这个?
旖雪:之前去厦大自招的时候,一个经济学院的老师对我印象蛮好的,我也蛮喜欢那个老师的。
叶老师:可以试一下呀!旖晓呢?
旖晓:我还是首选厦门大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