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我刚刚讲地在坐的各位是否可以明白,我希望用我的经历告诉大家,即使听不见也没关系,我们一样可以拥有我们的生活,有我们的爱好,一样可以把我们的爱好变成我们的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谢谢大家!
(掌声雷动)
主持人:刚刚郑学姐的故事真的让我很感动,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郑学姐的吗?
只见下面的学生很踊跃的举起手来。
学生A:郑学姐,你好,我想知道平常你是如何去和别人交流,遇到不方便是怎么解决的?
旖晓:平常交流基本靠读唇,如果没有搞清楚就再问一下。生活中当然会有不方便的时候,比如早上起床我听不到闹钟,但是前一晚我会把一个小钟系在手腕上,靠闹钟的振动来解决,有时我室友也会叫我。然后就是尽我所能去帮助身边的人。
学生B:郑学姐,很佩服你,很羡慕你有这样一个姐姐,也很羡慕你可以说话。
旖晓:谢谢你,我觉得听不见并不能成为我们不能说话的障碍,大家还是要敢于开口,勤于练习,发音不好听并不可怕,我姐姐原来说过发音好不好听不是最关键的,只要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知道你要说什么就好了。
下面的学生问了旖晓各种各样的问题,旖晓也很耐心的给他们一一解答,青协的社员们也很惊讶,没想到这次活动会有这么好的反响。有些活泼一点的女生还找旖晓要了QQ号,希望平时有问题的时候可以和她多交流,旖晓也很开心可以帮助到他们,因为和他们比起来,自己无疑是幸运的。
台下,乔波把她演讲的东西悄悄录了下来发给了旖雪,他知道旖雪一定很想知道妹妹说了些什么。
在一边,乔波也在向手语老师请教一些手语的说法,默默准备着自己的计划。
作者有话要说: 晓晓的演讲很顺利,他的乔波哥哥在憋大招呢!
☆、加入乐团
十一假期过后,旖雪就投入到乐团考试的准备中。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她却并不比专业的差。只是她有点不知道该如何准备这些。只好求助于远在厦门的思远。
旖雪:思远哥,我准备去考乐团了,只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准备?
思远:你是准备考学校的乐团吗?
旖雪:对呀。
思远:那学校有要求吗?
旖雪:没具体说,就是要求两首曲子,一首国内一首国外。
思远:那你打算拉哪两首?
旖雪:国内的话我想拉《丰收渔歌》,国外的话其实我还没有想好。
思远:你们什么时候面试?
旖雪:下周四,还有一周的时间?
思远:这样的话新学肯定来不及,你就拉之前学过的好了。你一般在哪练琴?
旖雪:在琴房呀,这里的琴房没有江音那么多人,还可以,我小学就被子墨姐带来过。
思远:你把你每天练习的东西录下来,回宿舍后发给我,我晚上看了之后答复你。说实话,加入乐团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只是医学生太忙了,所以我只呆了一年就退出了,小蜗牛,好好加油,带着我的一起往前冲吧!
旖雪:你这么说我压力会很大耶!
思远:放轻松,你可以的,曲子定了说一声哟!最好选择你会的里面难一点的,练熟,不要出错。
旖雪:我知道了,放心吧!
结束了聊天,旖雪静静地思考着自己学过的曲子,最后还是定在了《塔兰泰拉舞曲》上了,找好琴谱,收拾好东西准备好好练习了。
接下来的一周,旖雪只要没课就去琴房了,她真的很想考上,尤其是知道思远哥的愿望以后。所以她很认真的练习,每天都把自己的练习情况发给思远。
思远作为一个大四的医学生,有一部分时间都要在医院里,每天回去都比较晚了,但无论多晚他都会很认真的看旖雪发给他的练习,因为他知道这不是旖雪一个人的事,而是他们两个人的事。
思远有不清楚的地方甚至还去问了徐老师,弄得徐老师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思远从来都没有问过她这些,不是思远不想问,而是小时候的那道坎很难跨过去。
徐老师:怎么会想到问我这些问题了?
思远:是小雪要考乐团,我帮她看看。
徐老师:你那水平和小雪差不多,说不定还没她好,你还辅导人家。
思远:我这不是来问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