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总管是昨天上午要的荷包,按理她今天应该送去镇南侯府的,明天送都有些晚了,不能再耽搁了。
用过晚饭后,清韵就开始绣荷包。
第二天早上,清韵被叫醒时,只觉得脖子酸疼的厉害,她瞥了眼窗外的天,揉着脖子,一脸慵懒道,“天色还早呢,这么早喊我起来做什么?”
喜鹊咯咯笑,道,“姑娘,已经不早了,都快到巳时了,换做以往,估计太阳都晒屁股了,今儿天阴着,还有乌云,怕是要下雨。”
天下不下雨,清韵不关心。
她只是觉得肚子有些饿了,便掀了被子起床来。
梳洗打扮了一番,清韵便吃早饭。
饭菜早早的送了来,用炭炉温着,才没有冷。
吃过了早饭,清韵就拿着荷包,带着丫鬟去了春晖院。
天上,乌云浓烈,墨色的浓云挤压这天空,仿佛要掉下来一般,压抑的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清韵走到半道上,就刮起了大风,吹的树枝乱摆,地上的灰尘乱飞,让人睁不开眼睛。
青莺侧着脸,背对着风道,“姑娘,我们回泠雪苑吧,荷包等风停了,奴婢去送。”
她一边说,一边撑伞。
风很大,将青莺的说话声吹的很碎。
清韵听得不真切,耳畔都是呼啸而过的风声。
她不是没想过回泠雪苑,可是回去比去春晖院更远,她只能继续往前走了。
乱作的风,吹的清韵青丝凌乱。
青莺打了伞,要给清韵挡风,然而,一转身,质量不咋地的油纸伞瞬间被吹破了。
青莺,“……”
清韵,“……”
这什么破伞啊,清韵见了就来气,一把抓过,往旁边一丢。
然后,冒着狂风往前走。
等她进了春晖院,雨就哗啦啦的下了起来。
打在青石地面上,声音响亮。
清韵和青莺就在院门下避雨。
春晖院的丫鬟见了,赶紧打伞过来,清韵这才进能进屋。
就是这样,清韵的绣花鞋也湿透了,裙摆沾了些泥巴,有些狼狈不堪。
老夫人见了就心疼道,“下这么大的雨,怎么还来给祖母请安。”
说着,又吩咐秋荷道,“带三姑娘下去换身衣裳和鞋,再煮完姜汤,小心受凉。”
清韵就跟秋荷下去换衣裳和鞋了。
等她穿好了,发觉青莺脚上的鞋也湿透的,便问秋荷道,“能不能给青莺也换一双?”
青莺站在一旁,听得鼻子泛酸。连忙摇头道,“奴婢就不用了。”
清韵看着她,道,“鞋都湿透了,一走一个鞋印,还说不要。”
秋荷看了青莺一眼,道。“你先坐下歇会。我去给你拿鞋来。”
很快,秋荷就拿了双新鞋来,崭新的。上面绣着兰花。
青莺有些受宠若惊,道,“这鞋是……?”
秋荷笑道,“是我前些天做的。有些粗陋,你别嫌弃。”
老夫人屋子里。只给几位姑娘准备了换洗衣裳,一个人两套,并没有给丫鬟准备。
一般主子哪管丫鬟生不生病,主子淋了雨。没怪罪丫鬟照顾不周,就是好主子了。
哪像三姑娘,还记得丫鬟鞋湿着。
能跟着这么好的主子。秋荷打心眼里羡慕青莺。
青莺脸一红,连忙摇头。说她不要。
秋荷硬塞给了她,笑道,“你快穿上吧,小心冻着了。”
青莺感激的看了秋荷一眼,把鞋换上。
换好了衣裳,清韵就去了正屋。
然后,丫鬟就端了一碗姜汤给她。
清韵闻着姜汤味,就头皮发麻,她苦着张脸道,“祖母,我不能不喝,我不会伤寒的。”
老夫人见她那样子,忍不住笑道,“一定要喝。”
周梓婷也笑道,“姜汤是难喝,不过比起苦兮兮的药,这个要好多了,以防万一不会有错的。”
沐清柔挨着老夫人坐着,看着清韵道,“下回,你要来早一些,不就避过这场雨了。”
这是说清韵来给老夫人请安来晚了,活该淋雨。
清韵手里还拿着荷包,她送到老夫人跟前道,“祖母,这是我昨晚熬夜绣的荷包。”
她可不是故意起晚的,是因为她熬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