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轻叹一声,道,“身子很稳,进宫倒是不妨事,只是太后还病着,若瑶不去,我去探望她,我怕太后会多想。”
以前,她不知道宁王妃为何处处针对她,不喜欢她,如今总算是明白了。
先太子因皇后而死,那是太妃的亲生儿子,她和皇后的关系几十年如一日,太妃恨不得剥皇后的皮,又怎么愿意看到她和皇后亲近。
还有王爷,太妃换了儿子,是希望儿子能登上帝位,可是天不遂人愿,先太子死了。
她想,宁太妃看到宁王,估计心都在滴血。
只是她不能拿宁王怎么办,因为整个宁王府还靠宁王撑着呢,他若是倒下了,宁太妃还能一心为安郡王谋算吗?
她拿宁王没辙,只能拿她出气。
她挺着大肚子去见太后,这不是在提醒太后,她长子如今都还没有嫡子呢。
嬷嬷知道王妃守礼,可是她还怀着身孕呢,多走两步,嬷嬷都担心,何况是进宫了,嬷嬷劝道,“太后病了,宫里有的是太医,王妃当以腹中胎儿为重,奴婢多劝着点郡主,郡主懂事,她会进宫的。”
王妃摸着肚子道,“若瑶去最合适,只是她不是心甘情愿的去,我怕她到时候会说错话,容我再想想。”
嬷嬷叹息了一声。
然后丫鬟端了燕窝粥给宁王妃,这事就给打岔了过去。
知道宁王妃今儿不会进宫,若瑶郡主也就没进去了,免得她偷听被训斥,然后就来找清韵了。
她不明白,为什么长公主和皇上都不去探望太后,她母妃急着要她去呢?
见若瑶郡主不明白,清韵笑道,“三十多年前的事,真相大白了,你父王才是太后的亲儿子,只是被宁太妃调换了,太后才没有怎么疼过他,将来再想疼你父王,也不知道从何疼起,而你父王,和太后也不怎么亲厚,宁太妃虽然不怎么疼你父王,可你父王却是一直当她是亲娘,孝顺有加,两人生分了这么多年,不是说是亲母子,就能亲厚的起来的,估计还会比以前更疏远,你母妃让你去探望太后,是为了你父王好,将来你调皮些,拽着你父王多去几趟永宁宫,走动的多,关系才能亲厚起来,你父王这辈子最期盼的估计就是被亲娘疼了,你母妃这是在帮你父王如愿呢,估计也是长公主和皇上的心愿。”
只是这难度,怕是有点大。
虽然宁王被调换,不是太后愿意的,可这么多年,亲生儿子被调换,她都不知道,这就说不过去了。
还有,如果不是宁太妃,龙椅上坐的就是宁王了。
光是这一点,太后就没有办法弥补了,难道她还能逼着皇上把皇位让给宁王吗?
除非皇上自愿。
以皇上那不在乎皇位的性子,估计还真有可能。
可皇上愿意了,百官会答应吗,宁王到现在都还没有儿子呢,宁王妃是怀了身孕,可她已经落了几胎了,这一胎能保住,还全靠清韵。
况且,当年先太子死了,宁王就是先皇的长子了,他是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可先皇还是选择了皇上,因为皇上更合适做皇帝。
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既然当年错了,就只能一路错下去了。
这么多年,没有太后护着,宁王是皇上最信任的兄弟,宁王府什么都不缺,她想弥补宁王,靠给赏赐可不行,宁王府不缺。
如果没人从中劝和,拉亲关系,太后和宁王的关系亲和不起来。
原本,做这事最好的是皇上和长公主,可惜了,他们两个估计不怎么愿意。
然后,这个重任只能落到若瑶郡主身上了。
她既是宁王府郡主,又是将来的长公主儿媳妇,两边都能拉和。
想到若瑶郡主和明郡王的血缘关系,清韵眼皮都在跳,太近了。
可在古代,表哥表妹什么的是亲上加亲的好事。
清韵说着,若瑶郡主坐在那里听着,她有些扭帕子,“你的意思是,母妃想让我把太后当成亲祖母一般尊敬,然后撒娇?”
清韵点头。
若瑶郡主就苦着一张脸了,这也太为难人了吧,“我做不到。”
清韵笑道,“这事急不来的,慢慢来吧。”
若瑶郡主点头了,惆怅道,“我多么希望自己有个弟弟或者妹妹能帮我分担一下。”
感慨着,她忽然笑了,“我怎么这么笨啊,我可以把琳琅叫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