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迎春送子_作者:芳年(267)

2018-07-29 芳年 红楼

  “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迎春被唬一跳,慌忙来扶。

  探春却梗着头,不肯起。

  迎春披衣而起,挥退下人,强拉探春,她这才起身。

  “不瞒二姐,原先,原先妹妹也做过些对不起姐姐的事,只是……”探春艰难开口。

  迎春摇手打断。不过挣扎求生,王夫人和赵姨娘夹棍之下,探春日子有多难,她前世便知晓,又怎会与她计较。

  “说来咱们姐妹之间还不如姐姐与唐家姐妹亲厚,原由在我。妹妹也有心补救,只是往事难追。”探春道。

  “三妹妹也知往事难追,还提它作甚。姐姐出嫁在即,姐妹相聚时刻如今是过一刻少一刻,再不要提劳什子伤心事。”迎春道。

  探春美目含泪,咬牙道:“姐姐是爽快人,妹妹有话也直说。我那不争气的娘要将我五百两银子许给她娘家表侄,换、换钱给环哥花用。主意已经递到了父亲耳里,听说,听说,”探春说着泪珠滚落,一把揩去,冷笑道:“二老爷已经允了,只看哪天和二太太、老太太提一提,妹妹,便要嫁了!”

  迎春大惊,难不成探春要走她老路?

  “竟有这等事?你放心,纵然二叔、二婶都准了,祖母也断不会允。”迎春失色道。

  探春冷冷道:“或许。只是女子身如浮萍,婚姻大事全凭父母做主,我有这样的父母又能得什么样的好终身?怕是早晚也如宝姐姐一般一乘小轿夜半入府,从此姐妹缘尽,颜面尽失。”

  王夫人为了帮助元春固宠,将宝钗送进了东平王府,从此姐妹陌路,再不得见。

  探春心高气傲,怕是受不得辱。迎春心道。

  “姐姐想的正是。若要我也那般不明不白屈身事人,探春愿从此青灯古佛,常伴佛前。”探春面露死志,掷地有声道。

  “不可!”前世惜春红粉娇娃枯灯独坐熬号一生的记忆纷至沓来,迎春不由悲从中来,大呼出声。

  “三妹妹放心!不说珠大哥的前程,就是为了顾全宝玉的声名,祖母也不会让二婶这般做!而且,而且,姐姐夸口,妹妹日后婚事,我必出手相帮。”迎春道。

  探春怔怔看着迎春,深深一礼。世人皆笑她乃庶出,然,生身不可改,后事全由我。嫡出小姐宝钗却落得与人做小,无名无份,今生,她探春宁死不从。

  “大恩不言谢。”探春说罢转身,飞步离去。

  留下迎春一个人呆坐原地,痴痴看着她落在窗上的剪影感慨,此生她何其有幸!重活一世,得遇柳湘莲,何其有幸!何其有幸!

  十月十三,贾琏归府。

  鲜衣怒马少年郎,醉里问道,醒时折花。贾琏回府,直入贾母房中,撩袍下跪,恭恭敬敬三拜,方道:“祖母,琏儿回来了。”

  贾母喜不自胜,一把抓住贾琏双臂,眼珠子将宝贝孙儿上下打量一遍,只见贾琏眉如刀裁鬓如墨画,眸若朗星,声若清泉,站如松坐如钟,容貌不减当年清丽,更添三分嗜血煞气,已脱少年稚气,俨然国公在世!

  “好!好!好!”贾母连说三个好字,旁的话却说不出口了。

  那边厢,贾赦、邢夫人等得了信,纷纷赶来,看见贾琏英姿,贾赦得意长笑,邢夫人却濡湿了眼眶。

  贾琏过去,一一行礼。轮到凤姐时,小夫妻二人,阔别多年,眉目相对,千言万语,柔肠百转,笔墨难描。

  一家人正你侬我侬时,观言进来回报,宫里传出了话,要贾都司拜过贾母后速速进宫回话。

  贾母忙催贾琏起身。

  贾琏躬身回道:“回祖母的话,父亲欲让孙儿袭爵的信,孙儿已经收到了。然而,孙儿不孝,有旁的主意,不知祖母可愿闻否?”

  “哦?”贾母让贾赦去信和贾琏商量便是要听他的意见,自然不会拦着他。

  邢夫人听贾琏要说袭爵的事,看看王夫人和凤姐,示意回避。王夫人却两眼放光,假作不见,不肯挪窝。

  贾琏阻止道:“母亲不用回避,原是府中大事,母亲主掌中馈,合该共参。想我贾氏,蒙恩深重,一门获封双国公,孙儿辈更是坐享其成,从小蒙祖荫,穿锦衣,享玉食,却不曾为国为君稍许分忧,不仅愧对君上,更无颜面对先祖。”

  “如今,孙儿腆颜,虽略有微功,但实担不是国公府名号。况且,男子汉大丈夫,爵位当由己出。承荫之下,何时可得再见国公府封号?孙儿斗胆,愿请辞爵位。”贾琏一字一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