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迎春送子_作者:芳年(92)

2018-07-29 芳年 红楼

  迎春赶忙避开,连声道:“婶娘切莫如此!这是要折煞迎儿!别说迎儿打小没了母亲,由二婶照看长大,大姐更是对迎儿关爱有加。哪怕迎儿和二婶、姐姐素未蒙面,咱们到底是血亲,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迎儿所作所为实乃份内之事,理所应当。何况,二婶和大姐对迎儿的好处,迎儿万不敢忘。”

  王夫人并元春听着迎春话语,越发无地自容,就连贾珠看着迎春的目光都充满激赏之情。

  元春走过去,和迎春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王夫人眼含热泪,一把揽住两朵姐妹花。三人一笑泯恩仇。

  家宴圆满落幕。

  无论王夫人是否真心改过,大房、二房的明争暗斗总算重新归于平静。只是贾母仍未解除对王夫人和元春的禁足令。王夫人仍需卧床静养,元春却需每日到贾母院中,协理家事一个时辰。

  王夫人总算消停了,每日吃斋念佛,荣禧堂木鱼念经声常常彻夜不歇。

  三月初一日,王夫人还在房中,周瑞家的却捧着王夫人亲手抄写的佛经分送贾母、迎春等府上主子。据说每份佛经,王夫人都在佛前诚心念了九百九十九遍心经,祈求阖家平安,诸事顺遂。

  迎春接过佛经,让秋霜拿出一两的银稞子给周瑞家的吃酒。周瑞家的百般推辞拒不肯收,迎春佯怒,周瑞家的才勉强收下。

  之后没多久,秋霜捧着一匹杭缎哭笑不得来与迎春回报。原来周瑞家的不知从哪里打听来秋霜给迎春做衣裳正缺一匹杭缎,巴巴买来送给秋霜。秋霜要给她拿银子,周瑞家的如火烧尾巴拔腿就跑。迎春听罢,微笑说道:“且收下吧!也是她一份心意。”

  自打那日入宫后,荣国府喜事连连。

  转眼,三月初三,迎春掰着指头数,今日可不就是探春妹妹生辰。宝玉出生时迎春还小,不便到处走动。如今可大不相同,迎春一大早便爬起床,给贾母请过安,带着秋霜在赵姨娘院门前来来回回打转。迎春暗忖,不知这回,她有没有机会亲眼看着探春妹妹出生?

  作者有话要说:  惊才绝艳十三爷!

  世袭罔替铁帽王。

  朱砂痣加白月光,

  与诸君同深爱,共勉。

  第33章

  迎春在赵姨娘院外乱转, 赵姨娘屋内却一片安静,想是还未发动, 赵姨娘仍在熟睡中。迎春焦急等待多时,猛地一拍脑门, 傻掉了!原来迎春一时激动,忘记探春直到初三日近晚才降生,她来得太早了!

  迎春一个小姑娘, 不好一直盘旋在赵姨娘院外。奈何她兴冲冲出来, 也不能就这么掉头回去。迎春正踌躇间,见王晟院中洒扫的丫鬟喜儿一晃而过。迎春赶忙出声叫住她,“喜儿,你过来。大清早慌着去哪儿?”

  喜儿不过十一二岁, 个子不高却手大脚大, 干活麻利,长相平平,本极不起眼。不过喜儿略有口吃, 一着急便说不成话,常常被府里丫鬟小厮逗弄, 笑话,故而越发不肯说话。当初王晟甫来坐馆,贾母要送他丫鬟服侍。王晟坚决推辞,只是偌大一个梨香院没人打扫清理也实在不像样。

  还是迎春建议,让喜儿去梨香院。一来喜儿笨嘴拙舌,不会将哥儿们上学情形到处乱说;二来喜儿并非家生子, 在贾府没有依凭,对贾府家事知之甚少。以后就是把喜儿送给王晟也无顾虑;三来喜儿性直嘴笨,府上人口众多,总是被欺负。梨香院则不同,就王晟一人,喜儿可自在许多。

  如此一举多得,不仅王晟、贾母对迎春的安排甚为满意,就连喜儿都对迎春感恩戴德。因着喜儿这个“内应”,贾琏、贾珠并水溶师兄弟三人在学堂的一举一动,迎春没有不知道的。当然迎春守口如瓶,连贾琏都不知道他身边有个卧底、背后有个背后灵。

  喜儿匆匆跑过,本没看见迎春,此刻听见迎春呼唤,迈开腿便折返回来。喜儿一见迎春主仆便笑得见牙不见眼,结结巴巴道:“二、二小姐,您、您找奴婢?”喜儿跑得太快,额头一脑门汗。

  迎春从怀中掏出手帕,踮着脚要去给喜儿擦汗。不知是否今生迎春得宠,吃好喝好,心宽体胖,迎春个子也远较前世此时高大。迎春踮脚抬手竟勉强可以够到喜儿额头。

  喜儿受宠若惊,赶忙俯身相就。喜儿除却嘴笨,心儿却甚为灵巧。日常相处下来,喜儿早看出迎春虽然年幼爱笑脾气好,却是个性情倔强的主儿,认定的事必须做到。故而喜儿虽觉让迎春服侍她不应该,却也不敢违逆迎春一片好意,只得乖乖领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