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来了。
他一直跟在车队的后面。不过随他同行的都是骑兵,马匹的四蹄更是包上麻布。再加上前者和他的距离大约有十里,所以前方的队伍都没有发现。
不过,古轩和楚惜不知道不代表缪剎阳的兄弟不知道。
他们三人可以说熟得不能再熟,对方的习性都一清二楚。所以要说缪剎阳没有后手,他们两个是一定不信的。
因此对于缪剎阳的"晚到一步",他们都不意外。
而且不就是那套老方法吗?以次消锐。就是想用前方的兵士去消耗他们的新生之力。
当他们带来的人经过一次战斗,缪剎阳的精锐就能以全盛的姿态出现。
再加上战场上早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说。
现在的联合队伍就是衰,缪剎阳带来的兵士就是盛。
本以为的包围,现在是反被包围。
但当然,缪剎阳的兵士数目也不是完全的压倒之势。在人员的总数上,甚至不如那两人的多。
不过综合的实力和状态,缪剎阳一方还是占在上风的。
可战争就是一场智慧的交锋。特别是相方的硬实力接近时,就看那一方的计谋更出色了。
"反"是最重要的主旨。
要想到对方的计划,再想一个可以克制的攻略。但对方可能也会想得到,随之就要完善出各种可能和变化。
第一步的消耗新生力是最基础,两位弟弟合力就是第一步的反,哥哥的后续出手是随之的反两人的合攻。
那么缪剎星和缪剎海就到此结束了吗?
第二步,伏兵。
两人在出手前就计算好了当时的敌方实力,他们根本没有把兵力全开。去杀人的只是他们全军的一半人。
现在真的可以说是旗鼓相当了。
但等等,不是的。相方实力都有着变数。
这个变量就是熏华。
熏华是不擅于战场阵地,他们只长于个人的暗杀和追杀。甚至他们的任务也不是抢人,而是帮东方家寻机杀人。
不过,他们现在就是一个变量。只要他们稍为偏向某一方,那一方的实力就能压倒对方。
而看熏华的站位,他们已经选择好了。
"你们是要违抗军令了吗?公然带人抢人,看来你们都不把国法和我放在眼内了。"
缪剎阳可能也看出这一点,所以他来到主战场时,他第一时间是把自己放在最有利的道德致高点
国法。
他做的都是为国之事,两位弟弟是乱事者。
在三兄弟之中,缪剎海是最直接,另一角度看他是最不讲规矩。所以面对兄长的有力斥言,他只用拳头回答。
"杀!"
反正事已到此,三兄弟也是分出胜负的时候。
谁能站在最后,谁就会是最终的胜利者。
而他这一带头,战局也终于开始了。
☆、父亲(六)
冷眼旁观的古轩已经很清楚了,眼前的一战其实充满了别样的意味。
缪家三兄弟一定早有积怨,这一次表面上是抢夺古轩,其实就是借其名而下杀手。
当然古轩也觉得其中有一点很怪,就是他们都这么肆无忌惮吗?
公然他结私军混战。
看来缪家家主也不是一个寻常人啊。
不过这对于古轩来说不是坏事,越乱就对他越有利。
所以他就看着,三方就杀吧,最好就同归于尽。
但这只是古轩的幻想,他们三人虽然已经完全陷入了混战之中,可应有的理智仍在。
而且三兄弟看似性格行为各异,可在对敌的方针上就有着莫名的相似次处。
冷血。
或许这就是上位者的共通点吧,一将功成万骨枯。
满怀情感的人是上不了位的,即使已经是第一人也迟早被拉下。
这是一个铁律。
所以即使是自己最精锐的部下一个又一个的倒在眼前,三人也没有一丝的脸部表情。
有的只是推敲。
他们只想着怎样才可以从这次事件中得到真正的机遇,怎样才可以一举把另外两人打下。
冷血。
冷血的领头人带来的结果,就是战士们的们下。
受伤,血流,断肢,逝命。
总人数也从全满变成三分二,再之后只剩下十之一二。而且这些人都非完好无缺,或多或少身上都带着血印。有的更是命已去半,不要说再战,能站着已算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