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梦萦_作者:飞飞粒粒闯天涯(64)

  翌日,自正午至日暮,雍亲王府书斋中三人闭门畅谈。

  “来来来,说这半天,才想起我这原有好物备着。” 胤禛引着房中二人在一旁的小茶几边坐下,将几上素瓷青花瓶中的秋天雨水正要注入一旁桔形抽皮砂壶中,他掀盖神情一楞,又似有喜色。

  戴铎见这壶银砂闪烁,朱粒累累,壶身绝小刚够三人饮,笑道:“烹茶铜腥铁涩皆不宜,惟有这抽皮砂者乃紫砂壶中之精品啊。” 一旁神邈宁静青袄男子轻轻颔首。

  两人不知胤禛笑颜是因见着砂壶中静静躺着的几块松饼,饼面涂画着开口笑样。原来宛琬藏得两人四处找不着的礼物躲在这里。他隐笑着换过砂壶注入秋雨,又取过湿巾垫着小火炉上的铜片,轻轻一推,便打开了炉门。

  胤禛一面将砂壶提上小火炉一面道:“今让你们品尝这茶大有来头,名曰‘绿波仙子’。乃安徽巡抚进京面圣所贡极品好茶,每年成茶不过三两八钱罢了,得时皇阿玛赐了些与我,我知你俩最是好茶,特意留着,只待此时啊。”

  青袄男子恭谨道:“多谢四爷。”说话间,砂壶中的水少时便沸腾起来,水沸如鱼目,微微有声好不热闹。胤禛提壶淋于茶碗上,道:“茶可清心,清心可茶。其实,人心若不能自己清静下来,纵然杯中是绝世好茶,恐怕也品不出什么滋味来。”

  他一面说着,一面动作熟练地以沸水洗荷叶杯,杯色如玉,质薄如纸,而沸水如铁,胤禛却似丝毫未觉,动作美妙优雅,显然是个中高手。他起身去书架上拿过潮汕锡罐,将茶叶倾入茶碗之中,一番动作之后,炉上秋雨铫缘涌如连珠恰时二沸,他提起砂壶静置片刻,方才将沸水冲入茶碗,碗盖儿放下,只溢出点滴茶汤,再以沸水淋于碗盖之上,茶沫尽去。茶杯恰恰烫好,原本淋在茶碗碗盖上的水渍也干了,此刻正是茶熟的时分,果然他不再耽搁,取过茶碗便以二指扣住碗盖儿,匀净快速地将茶汤注入三个茶杯之中,示意二人可饮。

  三人举杯轻啜一口,清香已自鼻翼间萦绕,咽喉既湿,便不再犹豫,清茶入口之后,清冽之意不绝于喉。

  “如何?胤禛”颇为自得道。

  二人自然不吝赞美之辞,毫无迟疑地同说:“绝妙。”

  胤禛笑了笑,对青袄男子道:“唯郡,这次你同亮工(注:年羹尧,字亮工)一同入川,助他迅速了解四川通省大概,提出了许多兴利除弊的好法子。皇阿玛很是高兴,对亮工大嘉赞赏,在他所呈折上批复,要他能‘始终固守,做一好官’。亮工写信告之,说你居功至伟。”

  青袄男子李唯郡折身拜谢:“四爷过奖了,这本是奴才该做的。”

  “唯郡你坐,在这不必拘礼。你离京半年多,这里也不太平,戴铎你和他说说。”

  戴铎开腔道:“你离京后,这京城别的事尚妥,只怕那托合齐是要富贵到头了。”

  “哦?托合齐原仗着圣上恩宠,平日多有欺罔不法之事,朝野上下早有诸多参劾,他也从不加以收敛,可那些参劾的折子最后不都石沉大海不了了之了吗?”李唯郡疑道。

  “是,你说的对,可往日所参多是些他出行必用亲王仪仗等不敬之事,这些自然捍不动他。可他千不该万不该在太子出事后,借着多罗安郡王去世办丧之事,纠集众多满族官员多次聚集在都统鄂善家宴饮,以至遭人告发。皇上原先以为他们只是违禁宴饮尚可宽宥,也甚不在意,可最近有人理出份参与宴饮人员名单,其中除步军统领托合齐外,还有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和八旗的部分军官,这就大有文章可做。谁都知道托合齐他是太子的人,在这多事之秋,众多掌有兵权之人频频聚会怎能不引人猜疑?当今圣上那是多精明的人,我看最多至明年开春皇上一定会有所举动,到时这九门提督一职只怕是要落入他人之手!” 戴铎稍一停顿接着道:“至于皇上会让谁接手九门提督一职,我心里倒揣测有一人选。”

  “哦?我也揣测有一人选。戴铎,不如我俩各将心中所猜之人写于纸上,如何?” 胤禛兴致颇高道。

  戴铎自是赞同,俩人当下各自提笔写下人名,递于李唯郡。

  他打开俩人纸条一看,不由愣住,俩人俱写三字‘隆科多’,脱口奇道:“隆科多?不会吧。皇上不是斥他为不实心办事之人,特解除了他副都统、銮仪使之职,又怎会将步军统领九门提督如此重要之职突然授予一赋闲之人,只怕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