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云归何处寻_作者:元墨清(137)

2018-07-27 元墨清 清穿

  显而易见,这次大水灾,州郡县令也是打算隐而不报的,其背后的窦耀光到底有何目的?她心中隐隐有个答案,但总觉得这不可思议,所以并未细想下去。

  七品的中州县令听从于六品的州郡县令。当时李宣易顾及窦氏一党牵系过大,全部替换会造成混乱,所以重新掌权时并未全部替换窦氏党羽,只替换了在重要位置的官员,像七品县令这样官阶的放了他们一马。

  地方上的事情必须经过层层上报才能上达天子耳中,她该怎么做才能再次化解危机?

  正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瓢泼的大雨中,一个老而壮实的灰色身影出现在山庙的台阶之上。他在雨中拾级而上,大雨落进他的眼中,只是让他的眼睛更为锐利坚定。

  “老臣参见殿下!”于秋跪在庙门前,大雨打在他挺直的背脊上,像是洗刷着一颗老松。

  傅云锦万万想不到她离开竹屋这么久,见到的第一个熟人竟然是老秋。

  当时她之所以要离开容晔,离开靖恒哥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担心于秋放不下复国的事情。大盛皇族后裔的事实是她不能更改的,要她担起复国之事,势必两难。她以为她对复国的事情表现的不热衷,老秋就会慢慢打消念头,这样,当她找到福福后,母女两人便能重新过回普通百姓的生活。

  禅房里,于秋换过一身禅衣,坐在蒲团上,这个老人看上去比以往衰老了不少,但看上去更矍铄,更有活力。16017436

  “殿下,这次老秋前往各地,联系到不少大盛时期的名门望族,他们都感念于大盛皇恩,皆愿意唯殿下马首是瞻,为殿下效劳。”

  傅云锦心里微微惊讶,也有些感动,几百年过去了,大盛的名字还刻在他子民的心中。而这个于秋口才了得,竟得昔日望族支持,他这么做无疑是逼着她去做她不愿意的事情。复国一事在于秋眼中在所有昔日大盛的臣民眼中有了希望,她若再抗拒,只能背上数典忘祖的罪名。

  “殿下,如今你在除瘟疫一事上已经取得部分民心,虽然您打出的是青鸾公主的名号,但并不妨碍我们接下来的计划。老臣这次回来,还要告诉殿下一事。据可靠消息,北雁退位皇帝正在西帧,老臣想北雁不久以后势必出乱……”

  这个消息显然比上一个消息更让傅云锦震惊。上官容琰从不归岛逃走了!什么时候的事情,是容晔来找她之前还是之后?从于秋的说法来看,上官容琰在去西帧路上已经聚集了一部分昔日党羽,再者,他已经与西帧结盟,很显然,他打算夺回皇位,再次称帝。云并玉地疫。

  从这点来看,他应该是在容晔来找她之前就逃走了的,可是容晔从未跟她提起过这件事情,他是怕她担心吧,不知他会如何做。上一回合,容晔顾念同是宇德皇帝的血脉,并未直接与他正面交锋,而是给了他选择机会,让他退位,这次……

  “殿下,现在的江山并不是平静的江山。南丰前太尉之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幼主夺回皇权后,他便只能归为平民百姓。这是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归隐在南丰的一些老臣子说,前太尉想要重掌大权,这回是想要做真天子了。

  殿下,如今南北皆乱,我们正可乘势而起,打出恢复大盛、一统江山的名号,不管是从南向北,还是从北而南,只有殿下振臂一呼,大盛江山一统指日可待!”

  于秋后面的话显然应证了傅云锦起先的猜测。窦耀光对于地方上出现的灾害不管不顾,意在煽动民反,到时以他的名义来收拾残局,既可获得民心又可轻松征集到所需兵力。

  只是临门一脚却被她破坏,这一点是她始料未及的。

  “老秋,你想得过于乐观了。”傅云锦打断了于秋的话,分析了她所想的,“我来这里赈灾救民破坏了窦耀光的计谋,他必定记恨我。我若此时打出大盛的旗号,他必定会叫他的旧部上参一本,只怕我们还未起义便被扼杀了。”

  于秋沉思一会儿才道:“原来平川一带出现的疫情跟暴雨并未上达朝廷,看来窦耀光已经行动了。不过殿下,老臣并未打算直接打出大盛的旗号来。眼下,我们势单力薄,最为着重的还是要找到大盛的宝藏,这样才有足够的资本招兵买马,重建大盛。殿下现在仍然可借助南丰的力量,依靠青鸾公主的名号领导民众,慢慢在百姓中建立您的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