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叶赫那拉冰若给李公公请安。”走到李德全的面前,我盈盈下拜,对付这种生理心理都不健全的人,早在那么多的书上就知道答案了,给他钱,给他面子,给他你的崇拜。果然,李德全见我如此懂事,一张老脸笑开了花,只是那花开得也太难看了。
“冰若从今日起就在乾清宫侍候圣上了,冰若刚来,不懂这里头的规矩,还请公公不吝赐教。”我又是一拜,对着他微微浅笑。对于他,我早就了解过了,对康熙老头忠心耿耿,最讨厌的就是一心想攀龙附凤的女子。估计上次我宁死不屈的事给他留得印象还不错,至少认为我不会想“勾引”皇上,所以,目前为止,他对我还好,再加上我不落痕迹的迎逢,进了乾清宫没到一个月,他就成了我的师傅了。
康熙四十四年的春节,宫里又是一阵的热闹,康熙仍是与众皇子,皇妃,皇孙一起吃团圆饭,做了乾清宫宫女姑姑的我,也是忙得不行。
“姑姑,这是今儿晚上的菜谱,您看看有没有什么遗落的?”一个宫女递上单子,我仔细的看了看,提笔在上面勾了两下,返回去:“和李大人说,四阿哥一向是喜素厌荤的,所以菜里头少加肉,多弄些鱼头肉,要挑仔细了,可别遗下刺儿。还有,皇上年岁大了,这菜要做得烂些,少放此盐巴。皇上吃不得太咸的东西。八阿哥吗,就这样可以,只是这十三阿哥不能太油腻了,前些儿才听他嚷嚷说是肚子不舒服,多半儿是吃多了油腻的东西。其他就没别的了。”
“姑姑,德主子说身子不爽,不能来了,那可怎么办啊?”
“就膳房给德主子备一份独的去,多加点德主子爱吃的鲈鱼去,把鳞和刺去干净喽。”我想了想,对着宫女开口,再想想,叫住了宫女:“再让膳房备上一瓶前些儿贡上来的米酒,一并儿送去。听明白了吗?”
“是,姑姑。”
“师付怎么来了?”我眼尖的看见了一旁的李德全,忙叫一声:“皇上呢?”
“皇上在接见连府来的官员呢,怎么样?晚上的都准备好了?”李德全笑着问。
“还没呢,没师父你在,这还真不好弄呢?”我指指四周忙碌的宫女太监,故意装出一脸疲惫的样子:“德主子刚又差人来说身子不爽,不来了。”
“那就让膳房送一份独的去,加些鱼,德主子爱吃鱼。”李德全开声。
“呀,我怎么没想到呢,我刚还在想着怎么去请德主子呢。”我故意拍拍头,然后用一种极崇拜的眼光看着李德全:“还是公公聪明,想得周到啊,不像冰若,笨头笨脑的。”
李德全拍拍我的肩:“你做得很好了。我先去侍候万岁爷了。”看着李德全被我哄得开心的走了,我在心里冷冷一笑,而后又忙开了。
不过刚刚他说什么,康熙在接见从连府来的官员,我脑中迅速的回忆起连府的地理图,是在黄河边上,虽然不大,但是却很重要,因为一旦黄河泛滥,那连府就是第一个受灾区,他若是被淹了,那后面的几个省就少不得被淹上个三四个月了。这个时候接见,又是那个地方的人,这么说来,我眼中精光一闪,没错,一定是这样的。
我招来一个小太监,他是叶赫那拉家在宫里的眼线,我拉他到一旁:“马上送信出去,先去四爷府和十三爷府里,就说黄河大水,连府来人了,让两位阿哥早做准备,皇上可能会让两位阿哥去连府和那几个受灾严得的省巡查。再送个信去家里,告诉叔父,连府大堤早晚要破的,让他早做准备,早上折子。听清楚了没,要是送错信了,或是多说了话,你小心我揭了你的皮。”
“是,堂小姐。奴才这就去。”
我看着他离去,呆呆的站了半天,然后叹了口气,脑中想起了史书中关于这次大水的记载“十室九空,遍地灾民。”“洪水所到之处,无不城毁人亡。”史书的文字是那样的空洞苍白,真实的情景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不禁想起了那个时空里98年的那场洪灾,会比那次还恐怖吗?我不知道.但是却知道这次出去的是四阿哥和十三阿哥.
"姑姑,淑主子那儿来人了,问十九阿哥太小,要不要来?"我一回头,却见来问话的是玉芙,我笑着说:"怎么这么久不见你来找我?"
"还说呢,现在的那个姑姑可历害了,大家都怕她,哦对了,姑姑,十九阿哥要来吗?"玉芙一见我,就抱怨那个新来的姑姑,然后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