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朗心想,你不想见到我,难道我想见到你啊。再说了,咱们能不能边走边说啊,站在这。挡路啊,没瞧见船上的人都给堵在船上了啊,但雅朗自诩是文明人。没好翻个白眼。只是说弘参很忙,不得空,但还是拜托了自己好好招待客人的。
“弘参阁下如今在办什么差呢?”威廉很好奇,还是站着没动,继续挡道。
雅朗随口道:“什么差都在办。”边说边伸了个手,自己带头朝前挪了一步。
威廉也跟上了,笑道,“那就太好了。”
雅朗转了转眼珠子。忙补充了句,“但理藩院的事不归他管,就是说阁下一行人进京面圣的事。他插不上手。”
雅朗担心威廉提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要求,让弘参届时为难。急忙将弘参给撇开了。
果然,下一秒,雅朗就发觉自己做对了,因为洋船上竟然下来了好几个女的,雅朗的直觉告诉他,里面肯定有想嫁给弘参的…
的确,威廉一介绍,雅朗就确认了,因为除了一洋女人是威廉的妻子外,另外一个是英国国王乔治二世的孙女,剩下的大概就是嬷嬷丫鬟之类的了,反正,威廉没介绍。
雅朗一边安排威廉上马车先进天津城休息一晚,一面派人进京送信,告诉弘参,他惹的桃花来讨债了…
然后,按计划第二日就该带威廉进京了。
结果,当晚,理藩院跟着雅朗办差的官员苦着脸来找雅朗了,说,他们给威廉讲礼仪的时候,威廉拒绝给敦庆帝磕头。
雅朗有些恼怒,瞧那架势,敦庆爷没准是要接见接见这个野蛮人的,这下好了,在礼仪上扯皮了,你这个威廉也是,既然不想磕头,你来大清干嘛,有病啊。
于是,雅朗就去找威廉了,告诉他,入乡随俗,虽然雅朗有些生气,但是,态度还是可圈可点的。
威廉摇头,态度很坚决,说弘参见乔治二世的时候都没磕头。
这个,雅朗听弘历讲过,而且,更奇特的是,这个乔治二世不是英国人,不会英国话,而且一年中大半时间都不在英国,反正弘参是在另一个国家凑巧见到的乔治二世。
雅朗只从弘历嘴里听了个大概,所以便自由发挥了,认为英国大概是个挺偏远的地方,没人乐意去那当藩王,就好比,朝廷派一宗室王爷给一漠北蒙古部落当王,十之八九,这个宗室王爷也会在京里设个驻京办事处的…
因此吧,在雅朗心里,西班牙人应该是洋人中混得比较好的,理由是弘政娶了个西班牙媳妇,,而且弘历几兄弟都会说西班牙话,不能大清瞧上的是洋人中最差的吧,所以,西班牙不好也必须得好,而英国人应该是最差的了,差的没人去当王,雅朗就不明白了,你本地人中选不出一个了啊?瞧瞧咱大清,朝廷倒想派宗室去蒙古当王呢,人蒙古不乐意啊,害得宗室女只能不停的朝那边嫁,这英国人,让人怎么说呢,太没志气了,怎么这么不热爱自己的土地呢,怎么这么没责任心呢,再是穷山恶水,也该努力为大伙谋福祉吧…
所以,雅朗的心气便有些不顺,你都混成那样了,还好意思在这讲条件?但是,雅朗还是笑着继续做工作,不就浪费些口水嘛,无所谓了,不心疼。
然后,威廉就将皇后给抬出来了,大大的赞美了一翻大清的皇后是多么的和蔼可亲,多么的通情达理,多么的…, 多么的…,请雅朗去请示一下皇后,没准这事就顺利解决了。
威廉不提皇后,雅朗还就忘了这一碴呢,按说如果威廉真的和皇后有交情,还真的教过皇后洋文,敦庆爷铁定会爱屋及乌的,会热烈、热烈、再热烈欢迎的,肯定会派皇子来迎接的,好吧,派自己这个铁帽子王来也算是给足了威廉面子,但是,临行前,敦庆爷的交代貌似大有文章啊…
于是乎,也就一眨眼的功夫,雅朗就醒悟了。这个威廉肯定是得罪了皇后还不自知,于是乎,雅朗的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因此,雅朗马上态度强硬了。告诉威廉如果不磕头,那就打哪儿来回哪儿去吧,大清没功夫和他磨嘴皮子。
威廉有些懵了。这个大清王爷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呢,一点都不绅士,比起弘参差远了…
但是。威廉还是彬彬有礼的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威廉和雅朗争执了大半晚上。无果。
第二日,威廉以为就能进京了,结果雅朗不让,说先将规矩说好,不懂大清规矩的人没资格进京,京城的风光是土包子想瞧就能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