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心里的想法,苏冉和老十是一点不知道。但是苏冉和老十对于太子的示好还是有一点的感觉的,毕竟他们怀里揣着的是太子给的地图,跟着他们出生入死,一直都护着他们的十二个侍卫也都是太子派来的。
但是这些苏冉现在不去想他,她现在最关心的就一件事:到底老爷子会奖赏她和老十什么?
其实,康熙愿意出手抹去苏冉和老十违背规矩偷跑出来的痕迹已经很不错了,这已经算是一种奖赏了。别的康熙带出来的阿哥虽然没什么一见,但是也都有些觉得他们的汗阿玛太宠着这两个小子了。康熙虽然说,苏冉和老十是拿着他的旨意才会出来的。但是这些人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有的人是高兴这两个弟弟得康熙宠爱,有的人是羡慕,有的人就有点嫉妒加羡慕了。
不过好在苏冉和老十他们两个和阿哥们的感情都不错,倒是没有人跳出来闹意见。
康熙的规矩还是很严格的,这些阿哥们还真没有谁敢在他面前说什么。
所以苏冉和老十的日子倒也过得很舒心,写信给京里的太后、宜妃还有温温僖贵妃报了平安。苏冉和老十就好好的睡了一觉。
康熙还专门派了身边的两个小太监来伺候他们。然后又给苏冉和老十暂时一人配了两个侍卫。
苏冉和老十的精神头还好,但是面容却明显的憔悴了。风餐露宿对于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还是很有影响的,皮肤明显黑了很多。老十的皮肤现在已经有些麦色了,苏冉还好,比老十白一些。但是康熙说了:“九阿哥十阿哥在外面受了苦,要好好的给他们都找补回来。”
所以自到了中军大营开始,苏冉和老十就享受开了。
京城里,太子把苏冉和老十的消息去宁寿宫说了,老太后十分高兴:“好,没事就好。哀家没想到,他们两个小小年纪,竟然就立了功了。”
“汗玛姆,九弟十弟厉害着呢,他们两个运气也好,您这下放心了。”太子再边上说道,太后以前是最疼他的,现在老十和老九隐隐有和他差不多的地位,太子有点吃味,但是又觉得自己应该大度。
“是啊,哀家这心总算是放下了。”太后有点欣慰的说道。
太后高兴了,太子就走了,他还有很多事情呢。
太后心里高兴,她喜欢的两个孙子做了件大事,立了件大功,皇帝的态度似乎也不错,太后于是就给苏冉和老十写了封信来,她亲自写的,用的是蒙文。汉语她也认识一些,但是不会写。
苏冉和老十接了信,感慨了一下,然后就没人乖乖的给太后回信,请安问好。
回京的队伍走的还是很慢的。
苏冉没想到的是,虽然物质生活很享受,但是精神生活很折磨。
伊桑阿老先生就在大营呢。
第二天,康熙就把他召到跟前:“老九老十都在这里,你这个做师傅的现在也没什么差事,去给他们上课吧。”
伊桑阿欢天喜地的领了差事就走了,出了大帐就直奔苏冉和老十的帐篷。
康熙出来打仗就打仗呗,带书干嘛啊!苏冉真不知道要怎么形容老爷子了。
本以为能好好的偷偷懒呢,结果先生都不用找了,早就被太子给差到这里来了。
五阿哥七阿哥每次从苏冉和老十的帐篷或者是马车旁边经过的时候,总是想笑一笑,事实上他们几乎每次都笑了。
每天吃饭的时候,苏冉都扭着个头,思考着怎么才能暂时不读书了,在马车里读书伤眼睛啊。
但是伊桑阿的满腔热情她还真不好意思辜负,怕师傅手上啊。伊桑阿都教了她和老十八年了,一直兢兢业业,讲课也比其他的师傅好的多,有点趣味性,不是让他们死读书。苏冉和老十一开始的时候是对他礼节上的尊敬,后来就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了,认真工作的人总是很可敬。
“汗阿玛,儿子有些不舒服。”苏冉又一次这么跟康熙说。
“把这里当成南熏殿,你就舒服了,回去好好念书,朕待会要去检查。”康熙这么说道。
……
“汗阿玛,儿子有些累了,想歇歇,累病了怎么办呢。”苏冉开始无赖。
“领着老十满草原跑的时候怎么不嫌累?是不是想让朕把你扔在草原上!”康熙看都不看苏冉一眼。
……
“汗阿玛,儿子想骑马。”苏冉可怜巴巴的又来找康熙,她觉得自己快要发霉了,老十也是这么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