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云皱皱眉,撇了眼黎文斌,又对着黎静言问道:“黎郎怎不见你母亲来?”
“我娘不赞同这桩婚事,所以不肯来。”
“未来婆婆不赞同?”高云云一听有些不高兴。觉得黎静言母亲太爱摆架子。
钱氏赶忙上来辩解道:“高娘子莫见怪,我这个弟媳啊,有些死脑筋。一时想不明白的事,她就喜欢犟着。不过你放心,过段时间就能想通的。我保证你未来的婆婆一定对你满意的不得了。”
高云云探问黎静言:“婆婆真是这样的性格吗?”
“我娘一时接受不了,即便我们成亲,她若没想明白也是不会出现的。”
“高娘子,你不必在意这些小事,她不来,不是还有我这个做祖母的为你们主持呢。”
“高娘子,你看最紧要的是大郎的态度。他都同意了,你又何必在乎别人。”
高云云一听,觉得钱氏说的很有道理。她要嫁的是黎静言,又不跟他娘过日子。不同意就不同意,待以后黎郎中了状元,还不得调到别处去。
“黎郎,那你说我们婚事定在什么时候好?”
王氏插嘴:“把二丫头和高四郎的婚贴合一合,马上就能定婚期。”
高云云没睬她,继续追问黎静言:“黎郎,你何时上我家去提亲?”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我娘不同意,我爹也随我。那一切便有祖母为我做主。”
“黎郎,那我回去等你来提亲。”
“高娘子,我们这几日便来提亲,只你也晓得我们家不是富裕的人家,这提亲的彩礼么,实在也拿不出多少。”王氏为难道。
黎静言心知高家大房有多穷,佯装体谅的对高云云说:“彩礼是真没有,你若在意这个,要不就缓一缓吧。”
高云云一听要缓一缓,立马就不同意了。“不能缓,我派个嬷嬷跟着你们一道采办就是。”
“那便有劳高娘子安排了。”王氏和钱氏听得心花怒放,能白捡一个媳妇。还倒贴大把嫁妆。这可是求都求不来的福气啊。
第七十九章 心高气傲的黎琼
自黎静言庚帖被偷差点酿成大祸后,文氏对儿女的婚事更为慎重。黎静言直接和母亲坦白,不愿这么早就定亲,希望来年下场科举以后再做考虑。文氏尊重儿子的意见。
儿子不愿意相看人家,文氏便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女儿的身上。
文家母女俩经过一番精挑细选,为黎琼选出三户不错的人家。文氏是个开明的母亲,将这三户人家的名册拿给黎琼相看。
“娘,这三户人家是怎样的人家,您可否给女儿讲讲?”
“娘这就说与你听。”文氏拿过名册,说道:“这份册子是你外祖母费了不少心思给你找来的,娘希望你好好考虑,别忙着否认。”
“娘,您且说说看。”对于未来的夫君,黎琼自有一套要求。但凡合了她的要求,她自是愿意的。如若不合适,她也不想委屈了自己。
“第一户姓唐,与你相看的公子名少军,今年一十九岁。曾经在文家书院上过学。如今在文县最大的医馆——济世堂学医。明年就要出师。今后便是一名坐堂大夫。”
“坐堂大夫。”黎琼一听是这样的身份,就不是很满意这个人选。“娘,他家作何营生?”
“唐家三代经营医馆,家里还有一间颇大的药房。唐少军是唐家的嫡长子长孙。将来唐家的医馆和药房便由他来继承。前途很是看好。”
文氏颇为满意唐家,又说道:“唐家人是出了名的良善,每月初一十五都在街上义诊。你外祖对唐少军的评价也很不错。”
可文氏眼中看好的优点却不是黎琼想要的。她兴致缺缺,“娘,那另外两家呢?”
“你不满意唐家?”文氏觉得唐家已是最合适女儿的。
“娘,总要多看看多选选吧。”
文氏想想也对,总要多看看的。继续介绍道:“第二户姓周,公子名元修,今年二十岁,如今就在文家书院上着学。品行都是极好的。听你外祖说,明年就要推荐他下场考试。说不得今后能得个功名来。”
这个黎琼到有些感兴趣,忙问:“娘,周家作何营生?”
“周家书香人家,周元修父亲就在文家书院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