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祺已经看出来了,康熙给这些皇子挑的福晋都是刁钻古怪的,他本能上就不想让皇子和太显赫的人家结亲,有强大的助力。那么嫡福晋是谁,差别也就不大了。
阿娇对胤祺说的最后那段话,胤祺听懂了言下之意,心里是很认同的。嫡福晋的家世不重要,嫡子才是最重要的。最浅薄的角度上来说,嫡子能从朝廷那里继承的爵位天然就比庶子要高出一截。
大阿哥和太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又体现出了一点,那就是嫡长之争。自己年纪尚轻,不急于一时就要子嗣。大哥在这点上明显也是受人提点过的,因此他的福晋都连生好几个女儿,他都不让别的妾室怀孕,一定要一个嫡长子出来。大哥都等得起,自己当然也不能眼光短浅。
胤祺想到宜妃给自己指的那个刘氏,是自己喜欢的类型,而且宜妃总和自己说想抱孙子,多子多福什么,自己也是意动,幸亏被阿娇点醒了。嫡子不居长,那么很可能会导致内耗,而且嫡福晋没进门就有了孩子,对夫妻关系也是不好。
阿娇也在想着这个刘氏。历史上的这个刘氏,在胤祺大婚前就生下了胤祺的第一个儿子弘升。阿娇当然也得考虑到胤祺的需求,虽然胤祺这辈子大概被自己改变了很多,但是对女人的口味似乎也没什么变化,自己也是听人说胤祺很宠爱那个刘氏,才有些着急的。
阿娇没见过那个刘氏,但是听人描述过,并不是妖媚的那种类型,而是比较娇憨的那种女子。阿娇不希望胤祺喜欢妖娆的女子,主要是因为康熙不管怎么思考,也肯定不会让一个狐媚子做皇子嫡福晋。娇憨的这种类型还可以接受。
阿娇在宫里其实能了解的信息很有限,尤其是胤祺的嫡福晋估计是小官的女儿,那么自己的信息来源就更无头绪了。自己肯定要挑一个好生养的嫡福晋给胤祺才好。
阿娇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她列出了和胤祺年岁相似的皇室宗亲,然后自己从系统里翻看玉牒,看他们历史上的那些妻妾里面,有没有好生养的人,如果有适合的,可以作为备选。还真别说,让阿娇找出了几个合适的人。
第一个是历史上胤祺的侧福晋瓜尔佳氏,生了四子一女。但是阿娇后来让人打听过,这个瓜尔佳氏年纪有点偏小,这次选秀是赶不上的。阿娇觉得这还真是个好人选,但是既然她做不了嫡福晋,那就也得拦着她,不让她入府了,不然胤祺如果像历史上那样还让她生一堆孩子,那不是宠妾灭妻吗?
第二个是胤祺的七弟,胤祐的侧福晋那拉氏,生育了三子二女。不过她的父亲是个牧长,虽然是个六品官,但是通俗地说是个养马的,让胤祺有个牧场总管做老丈人,好像也有点别扭。
第三个是裕亲王目前的长子,未来裕亲王世子保泰的嫡福晋,孟佳氏,父亲是个中书,从七品的官,虽然比牧长等级低,但是说出来比较好听一点。保泰的前三个儿子都是她生的,只是孟佳氏身体不太好,很早就过世了。孟佳氏的祖父布彦图现在是吏部侍郎,不过阿娇翻阅了一下史书,这个布彦图就在历史上的今年,被大学士熊赐履等人保举成封疆大吏,江西巡抚,结果被皇帝臭骂一通。这个也不太适合。
最后左挑右挑,终于被阿娇翻出一个适合的人来。原本十三福晋的爹马尔汉,阿娇听人说笑过,他家连生了七个女儿,前年年近六十才刚得了个独子。阿娇看着马尔汉历史上做到了兵部尚书,只是现在马尔汉还只是个户部郎中,正五品的小官。马尔汉是举人出身,家风很正,虽然祖上没有多少王公侯爵,但是族里的孩子都很能要求上进。历史上的马尔汉很聪明,做事勤勤恳恳,也很对皇上胃口,最后也是寿终正寝。马尔汉做过理藩院的职务,打过仗,还做过巡盐御史,现在又在户部。历史上他就活到八十五岁,一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去世,现在家里出了个皇子福晋,说不定要提前退休,还能活得更久点。有他一直在旁边提点胤祺,应该也是不错的。
而且这种父亲六十岁,独子刚出生的家庭,阿娇觉得估计最对康熙胃口了,不然历史上康熙也不会特别把这家人挑出来做皇子福晋。那个历史上的十三福晋就生了五男二女,不仅生得多,而且还很会生儿子,估计她的姐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阿娇再也挑不出更好的人选了。
选秀的时候,贵妃钮祜禄氏因为一直在生病没有来。宜妃、惠妃陪着阿娇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