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皇后进修系统_作者:叫我清穿大炮灰(42)

  绍兴九年,南宋和金的第一次和谈会开始,这件事情朝野上下已经计划多年,阿娇很难阻止。但是金国内部也有主战派和主和派两派,金建国时短,皇权不够突出,贵族争权夺利严重。金熙宗在这一年杀掉了把握朝政的主和派贵族,依靠金兀术,又撕毁合约,率兵南下。只是金兀术的这次南下遭到了南宋将领的顽强抵抗,几次打了败仗,在绍兴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141年的时候,又伪装要率兵南下,诱哄南宋再度和谈,这回赵构的上当,就是历史上最遗憾的一次。

  绍兴九年的那次和谈之后,主战派的将领都没有放松过警惕,一直加紧练兵,以防金人出尔反尔。阿娇对此实在是太清楚了,从汉朝到现在一千多年了,这些蛮夷从来不知道信用为何物,想来抢东西的时候就来抢了,合约说撕毁就撕毁,根本和他们不能讲道理。

  绍兴九年,发生在西夏的大事,就是统治西夏五十多年的皇帝就要过世了。西夏和金的关系实在是太复杂了,这个老皇帝原本的皇后是辽国公主,原本的太子也是流着一半辽国人的血脉。在金辽大战的时候,西夏曾经几次向辽国伸出援手,甚至还曾经诈降过,现在就导致西夏和金国之间的关系很不稳定。西夏老皇帝前几年还曾经要和南宋和谈修好,就是恐怕金人算账。

  但是这个继位者李仁孝就和他父亲很不同了,他在位五十多年,在世的时候反复向金朝纳贡,金夏联盟十分稳固,南宋面对这个联盟也是束手无策。因此阿娇是想着趁着金夏联盟还没成型的时候,让人先除掉这个李仁孝再说。

  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宋朝先前投降西夏的任德敬了。任德敬的女儿刚被册立为老皇帝的皇后,后来他在西夏翻云布雨,还差点割了西夏一半的领土,可惜因为金夏联盟,金国毫不留情地打压了任德敬,任德敬怨恨金朝,又反叛南宋,最后被灭。可见这个人的立场其实是很不坚定的。

  宋朝的历史上,劝降、诱叛对方大将的事情屡见不鲜。早在宋太宗时期,几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之后,仍然有主战派的官员成功诱叛了敌方大将,就差约定时间一起行动了,结果这位主战派的官员阴差阳错被调走了,导致这事不了了之。

  老皇帝一死,任德敬的地位就十分岌岌可危了,尤其那个李仁孝已经十五岁了。阿娇觉得这是解决西夏问题的关键一步,首先灭了李仁孝再说。西夏现在除了李仁孝,只有两个皇子都很年幼,这下肯定会造成西夏的大乱。接下来任德敬的女儿以太后之位把持朝政,南宋诱降任德敬并且许给好处,不管金国是不是要在西夏的问题上插足,金夏联盟也是很难形成的。当然了这是理想的结果,但是李仁孝是必须要除的,总不能坐视金夏结成五十年的同盟吧。

  当然了,现在与其说是三国时代,不如说是四国大战。还有个蒙古的合不勒汗在其后虎视眈眈,那也是金兀术无法对付的一个人物,连金国皇帝的胡须都敢当众撩。最后金国无奈,不仅封他做了国王,还给他很多好处。合不勒汗大约在靖康之难前后就被蒙古各部尊为共主了,只是当时南宋和蒙古离得太远,难以合作。之后蒙古越发休养生息,最后到了成吉思汗的时代,正式崛起。

  不过阿娇现在发现,最有趣的还是赵构这个人。阿娇想了下那些宫廷里的太监,再对比了下赵构,其实赵构除了耳根子软了点,懦弱了点,脾气有些无常之外,比一般的太监要正常得太多了。当然了拿太监和赵构相比还是不太恰当,不过赵构这个人,根据吴皇后的经验,一定要顺毛捋的。

  好比说,一日赵构喝醉了,向着阿娇抱怨道:“岳飞这个人,实在跋扈,说的话实在不中听!”

  阿娇只能顺着说:“官家切莫动气伤身,与这等粗人计较。”

  再比如赵构突然说起秦桧这个人:“秦桧这个人还真是有才学的,说的话在理,比那些武人们中听多了!”

  阿娇只能把话题引开道:“官家这么说,那秦大人的才学自然是好的,听说连那些北蛮子都是佩服、折服的。”

  赵构一听这话就不舒服了,秦桧怎么从金人那里逃回来的,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而且赵构突然意识到了,秦桧南归那段事情疑团到现在也没有人解惑,当初被俘的好几个人,最后就他能带着家眷一起回来,到现在也没有说清楚。难道真是金人的内应?

  阿娇看到赵构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和名义上的丈夫相处是阿娇很久没有过的体验了,还真是挺有趣的。前一世在康熙手下,做了六十多年没什么实际权力的皇太后,阿娇也是把自己的语言技巧反复修炼过。康熙那个人,一条肠子要转十八道弯,和他说话实在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