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皇后进修系统_作者:叫我清穿大炮灰(55)

  阿娇自从听说了冯益的那件事情之后,就明白有赵鼎在相位上,自己需要做的可是要轻松得多了。原本历史上,赵鼎是能说出“白首何归,帐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挚九死而不移”这样的话语,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直臣。然而在其位谋其政,有了权力,自然也要好好应用,赵鼎也不是个迂腐的人。因为先前秦桧的事情,赵鼎彻底得了赵构的心,赵鼎虽然是一个主战派的官员,但是他能把皇帝哄得心气顺了,而且他并非是一味地求战,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这就让他和赵构之间也能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而和赵构有了共同的话语,他就能一点一点慢慢影响赵构的想法。一天又一天的改变,虽然不能彻底扭转什么,但是也能让满朝文武和这个上司有融合的机会。

  阿娇是一个后宫女人,而且还没有正式转正,说话要费劲太多。而阿娇最担心的,就是没有一个在赵构和武将之间的合适润滑剂,要哄好赵构这个皇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措辞不当就容易踩到雷。

  作者有话要说:  说到秦桧、岳飞和赵构这三个之间说不完的话题,突然想到了丘濬这个人

  这个人也很有意思,后文会写到他

  这章和下章是过渡一下。赵构差不多到这里为止了,他的改变就差不多是签一个不那么恶心的合约吧……接下来要写赵昚(赵伯琮)在位的事情了,任务也会选在那个时期完成

  下章交代和西夏、金形成的一个新三角关系,阿娇的正式转正,还有迎回来一个很难缠的婆婆……

  ☆、宋高宗吴皇后

  在和金人讲和的问题上,赵鼎也是很容易发现了赵构本身的立场问题。对于这些臣子们来说,自己再想打仗,这个上司没这个心,也是不行的啊!

  赵鼎给赵构讲了三个故事,都是赵构从小就能背出来的故事。第一个故事叫得寸进尺。第二个故事和第一个差不多,叫得陇望蜀。第三个故事叫合纵连横。

  和金人打交道,必须要强硬,就算是讲和,也必须有强硬的态度。不然的话,今天占你一点便宜,明天占你一点便宜,步步为营,再加上金国自身走上正轨之后,就更难对付了。

  赵构差点真的被洗脑了,索性把这件事情交给赵鼎去做好了,反正就算和谈弄砸了,还可以再来一次嘛!不过赵构的底线就是不能把宋钦宗弄回来,其他一切都好说。

  于是赵鼎带着能说会道的外交官员一起出马了,一一驳回了金国的和谈要求:第一,边境线黄河是底线,淮河是痴人说梦,陕地和西夏离得那么近,你就算有兵有钱,打过来我们也不怕你;第二,必须考虑送回部分北宋皇室成员,至少得归还邢皇后和韦太后二人;第三,南宋给点钱不要紧,但是称臣下跪是万万做不到的,恕难从命。

  实际上金熙宗在位的时候,对外政策的确很混乱,前些年西征西辽结果打了大败仗,大量金兵饿死、冻死在大漠里,就这样金人还一直把西辽当成自己的属国。耶律大石在金宋交战的间隙,成功在中亚扎稳脚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劝辽国皇帝臣服金人的耶律大石了。

  金国的外交使团也没有什么做主的权力,又再度回去了。

  赵鼎用的这招也挺狠的,就是拖。你金人现在几线都要布防,而南宋搞定了西面和南面,目前只需要花精力防守你金人一方就行。而且南宋的防守战线已经成型多年,不管是军粮供给,还是士兵驻扎,早已经自成体系,相比于南宋,金国才是拖不起的。

  金熙宗、完颜亮这些人不是不想完成征服南宋的心愿,但是目前真不是个好时机。西夏国叛逃的太子李仁孝还在金国里呆着,还有时不时说不定又要东征的西辽军,而且就在这个当口,完颜亮的父亲,金熙宗的养父,阿骨打的长子完颜宗幹病重去世了,完颜亮的野心又浮上水面,金熙宗不得不又向已经瞎了的金兀术求援。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女真人的大军也只能暂时偃旗息鼓。

  最终历时了不短的时间,金国、西夏和南宋达成了新的和议。

  首先是西夏,萧合达、慕浚等人意图叛金,被任德敬率兵平定。之后西夏国出现地震和□□,出现了民变,又是任德敬解决了这些问题。任德敬讨好先前夏崇宗李乾顺的弟弟,李察哥,两人沆瀣一气,在西夏国合揽大权,李察哥本身又是荒淫无度的,六七十岁还要广纳姬妾,任德敬投其所好,两人关系越发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