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侧过身介绍跟在身后的刘湘文,“这是我的秘书,刘小姐。”
陆恒泽看到刘湘文,瞬间一愣,但他马上反应过来,伸出手,笑着说道:“湘文,我们又见面了。”
☆、第十章
听到这话,苏城和陆震都狐疑地看着刘湘文,刘湘文从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场合再次与陆恒泽相遇,事实上,她以为他们再也不会见面了。
刘湘文只是站着,眼里的惊愕显而易见,都忘了要伸出手去寒暄。
陆恒泽的手只得尴尬地停在半空中。
苏城看在眼里,出声解围道:“刘秘书,你跟陆经理认识?”
一句话点醒她,这是工作场合,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来掩饰自己的尴尬,随即恢复自若,说:“是的,苏总,我跟陆经理是大学校友”。
陆恒泽收回手,看着刘湘文,接着向苏城解释道:“不只是校友,我们俩还在同一个社团做过正副部长,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是吧,湘文?”
刘湘文有些吃惊地看着他,却并不搭话,只是紧抿着嘴唇,几不可闻地点点头,脸上挂着客气而疏远的笑容。
气氛一时僵住。
陆震站出来打圆场,招呼大家坐下,说:“没想到这么巧,能碰到小泽的校友,既然都是自己人,快坐吧。”
他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请苏城上座。
苏城没有推辞,绕到餐桌里座,伸手把一张椅子拉出来,向刘湘文示意:“你坐这里。”然后他在旁边坐下。
刘湘文应声跟过去。
陆震见状,也招呼陆恒泽坐下。
四人坐定,陆震爽朗的声音又响起:“苏总,初秋的季节最适合吃蟹了,今天正好这里新运来一批阳澄湖大闸蟹,我们尝尝鲜。”
苏城说:“那就听陆总的。”
陆震哈哈大笑起来,他点了菜,又让服务员拿了瓶上好的干红,说一定要跟苏城喝上几杯。
苏城笑着回了几句,陆震打开话匣子,两人又聊了些国家大事和政治话题。饭桌上气氛热络起来。
刘湘文和陆恒泽相对而坐,并未参与到话题中,只是适时笑笑附和几句。
陆震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侧头看向陆恒泽,说:“小泽,怎么没跟刘秘书叙叙旧呢,你们也好久没见了吧。”
陆恒泽:“是啊,毕业之后就没见过了,我找过她,但是她电话号码换了,就没联系上,今天再见面,觉得湘文比以前更漂亮了。”
刘湘文眼神没有回避,看着陆恒泽说:“毕业后手机丢了,就换了新号码,学校里的很多朋友都没了联系。”
听到这话,苏城扭头看了刘湘文一眼,这个理由听起来倒是个合情合理的解释,仔细一琢磨就知道是个借口。
现在信息社会,各种社交媒体层出不穷,换电话号码,一条微信就能通知到所有人。恐怕两人的关系不像陆恒泽说的那样亲近。
苏城看着陆恒泽,问道:“你们当时在大学里参加的是什么样的社团?”
陆恒泽来了兴趣,接着说:“我们当时参加的是一个就业社团,主要的工作就是协助学校就业办的老师办好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从会场布置、给各大企业发邀请函、确认参与名单,再到学校里的宣传,这些工作,都是我们社团做的。”
苏城边听边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然后轻声问刘湘文:“你要喝茶吗?”
刘湘文受宠若惊,她怎么好意思让老板给自己倒茶,忙伸出双手,想接过茶壶,说:“苏总,我自己来吧。”
苏城拿着茶壶的手向后躲了下,陆震见状又哈哈大笑起来,说:“刘秘书,你就别争了,苏总可是出了名的绅士啊。”
刘湘文只好放下手,看着苏城将自己面前的茶杯注满水,说:“谢谢苏总。”
苏城放下茶壶,接着问陆恒泽:“那你当时在社团里是什么职务?”
陆恒泽见苏城很有兴趣的样子,也陷入回忆里,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当时我跟湘文在大一的时候都是社团里的新生成员,经常一起在课余时间参加社团组织的活动,类似爬山、去福利院做义工等等,关系很好。后来大二换届选举,我就劝湘文也参加,最后我们俩就一起当了社团组织部的正副部长。”
他说得口渴,拿起面前的水杯喝了一口,对刘湘文说:“湘文,你还记得吗,当时我们刚当上部长,社团还没招新,老师交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是负责整理企业的信息,第二天就要。我们两个人在教室里忙到半夜,好不容易弄完,谁知道,最后电脑出了故障,什么数据都找不到了,都把你急哭了。最后,我连夜把计算机系的学长叫出来,帮我们恢复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