孀喜临门_作者:绣球糖果(169)

2018-07-25 绣球糖果

  张师傅把宁家庄厨房近发生事大概和赵雪说了下,从子叶出嫁了说到勇安媳妇肚子越来越大了,聊了半天张师傅才停了下来。

  赵雪包了几个茶叶蛋给张师傅带走,然后看着他上了马车。张师傅出来时,那马车夫正坐那儿喝水休息,等张师傅上了马车,他把放一旁水囊系了身上,然后勒紧缰绳赶着马离开了。

  看着越跑越远马车,赵雪心里有了主意,她知道该用什么装凉面了。

  ☆、第一百零七章 方便携带的凉面

  赵雪制出了两种凉面,一种是用自己做面条出来煮熟之后用冰凉井水冲洗控干,后加上自制汤料以及辣椒粉酸醋制成,还有一种是米浆加米饭和糯米,蒸好之后晾凉切条加调味料做成凉面。

  别人问赵雪这两种凉面大差别哪儿,她说价钱不同,米浆制出来凉面价钱高些。又有人问赵雪这两种凉面哪种好吃,她说她觉得两种面都好吃,这两种面得客人自己试过了,才能知道那种自己加喜欢。

  话虽这么说,赵雪这儿还是前一种凉面卖好些。因为前一种凉 面六文钱就能买走一份,而后一种凉面则要十二文,价钱比前一种多了一倍。

  品种推出,赵雪总喜欢弄些优惠活动。大家以为赵雪又要送茶蛋,谁知她拿出一个小木箱对吃面客人道,这几天来吉祥面馆吃面客人都能参与一次抽奖,抽到奖品她都花了纸上。要是抽到了白纸,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赵雪木箱里放了一百个纸团,有上面画是茶蛋,有则画了她要推出可以打包东西,但多纸团上什么都没有画。

  赵雪想到能带走凉面东西很常见,就是大家常用来装水喝竹筒。无论是水囊还是竹筒,都是用来装水喝。很少有人用竹筒来装其他食物,因为竹筒不能保温,那些食物放竹筒里后还是会冷掉。

  可凉面本身就是凉,赵雪到了隔壁杂货铺看了那儿卖竹筒。那些竹筒有粗有细,赵雪选了筒口粗些竹筒来做奖品。

  除了这些竹筒之外,赵雪还到柏掌柜那儿买了些零碎布。她把那些布封起来做了个布袋子装竹筒。那布袋做和竹筒差不多长,却比竹筒口要宽。赵雪把那布袋贴紧竹筒身子,沿着竹筒身子将多出来那一部分缝了起来,多出来那部分可以塞下一双筷子。

  拿到这竹筒人都相互传看着。赵雪已经送了竹筒搭了布袋,也不乎多往里头塞一双筷子。所以拿到这竹筒人又吃了凉面人都能猜到这竹筒用途。

  这种缝了布袋竹筒隔壁杂货铺已经卖,这种竹筒卖出量比赵雪想出还要多。原先她想着这竹筒除了可以装凉面之外,也可以装些酱菜什么,只用来装水也太委屈这些竹筒了。

  赵雪没想到是,就是这些竹筒掀起了晚阳县饭菜打包风潮。人们饭馆吃饭,有些菜即使觉得味道好也不方便带回家。有了这竹筒之后,那些没吃完又喜欢吃菜都可以打包带走了。

  去饭馆吃饭人不好意思向饭馆人借碗罐装没吃完食物,自己随身带个竹筒情况就不同,想把哪些菜带走就把那些菜带走。反正菜是自己点,带走店里伙计也没话说。

  赵雪只是顺带想推广下竹筒使用,要是人们能接受这种竹筒。这样来她这打包凉面带走也方便许多。要是他们一时间接受不了,觉得用竹筒装东西怪怪,她也没办法了。

  反正凉面刚推出来,凑热闹来吃人并不少。打包带走自然能提高凉面销量,可若大家都觉得买一个竹筒装面有些浪费她也没办法了。毕竟竹筒这儿闲置了这么些年只用来装水。肯定有它没被用来装其他东西原因。

  赵雪没想到是,她从小就习惯打包食物带走,对于打包习以为常。而这个时代人还没有打包这个概念,他们多用油纸带食物走,并习以为常。

  就好像赵雪刚过来卖桃酱时候,她也是那碗装桃酱让人品尝而没想到竹筒。等到有人提出竹筒可以装走食物。他们又开始重视竹筒用途。

  后来有人觉得竹筒装食物里面容易积油污,又竹筒里刷了一层可以防油污沉淀过多油层。那种竹筒再次获得人们好评,但这些都是以后事了。现赵雪关心只有她那凉面生意。

  凉面推出之后,吉祥面馆生意又火了起来。赵雪发现一个现象,米浆凉面打包带走量比当场店里当场吃卖出要多得多。

  吕大娘说那些被带走米浆凉面,多是县里有钱人家想尝鲜,吩咐府里人带些回去。还有些人想带些面回去孝敬家里老人或是哄家里孩子。他们又多挣了些钱,自然想买点好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