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有什么目的?
我只是想主战而已。
为了替尹如意想出万全之策,我准备劝谏增加一万精兵做宫禁军,并收回赵左令抚远将军的名号,改用皇上自己的人。
尹随安是识字的,但他从小贪玩,也识的不多。我的奏折他也只能看懂个只言片语,只是看到不要妹妹去和番,他就异常开心。
我素来知道,尹随安是个没什么心眼的单纯男子,但在宫闱中没有心眼就会是人的利用对象。只可惜他不用知道这些,一个男人将自己的妻主侍奉好就可以了。旁的,随他去吧。
我不再是当初那个白衣公卿,也许现在身上什么颜色都有了。不然,凭什么给别人颜色呢。
写完最后一个字,落笔。盖上印戳,然后卷好。
“云,你会救妹妹的,对吗?”尹随安含情脉脉的望着我。
我含笑点头,拥他入怀:“你的妹妹,我自然要尽力。”
一晌贪欢。
夜,也已经像那只烛台,燃烧殆尽。
尹如意虽然生在皇家,却一点儿也不幸福。早年被圣惠太君把持朝政,生活如履薄冰,好不容易亲政了,又有了劲敌洵王。她一直是生活在不安全感下的,人越没有安全感就越有控制欲,很想把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中。
我知道,她不喜欢有人脱离她的掌控,比如我。
所以第二天,我的折子被她摔在台下,我也已经有了预料。后来,孟君问我是否后悔,我答不悔。
尽管派系不同,但我对黎民百姓的苦忧是一样的,那就是夺回河山,免我国百姓暴露于北蛮铁骑之下!
但我悔的是,我得罪了赵将军。我原以为,这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可是我还是低估的人的恨意,我终究为这次草率的进谏付出了我今生最痛的代价。
那后来一连数月,尹如意都没有再单独招我面议,我被彻底冷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右相的权利愈来愈大,大到未来乎伦单于的王君出嫁时由他牵马执鞭。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有一个男人终于是踏上了去敌国的路。举国大赦三天,宫廷设宴为皇子饯别。也就是在这场盛宴之上,我又见到了那个蓝色的身影。
他朝我看了一眼,又迅速移开目光。将目光牢牢的黏在了我身后的姚英歌身上。
桓凌绡,你瘦了。
我在心里默念。
我看不懂他眼底的意思,只知道他的眼神从明亮一下子变得灰暗,黯然的坐下,不再看任何人。
他瘦了,却也更加明媚动人了。他不再是当初那个爽朗洒脱策马奔腾的小子了,如今的眉角也带有三分媚态三分愁容。
他坐在洵王身旁,尹天洵笑着为他倒酒。他也不喝,只是端起来在嘴唇边碰了碰,就又放回来桌上。
我与各亲王权贵们周旋,频频敬酒,待敬到尹天洵的时候,瞥了一眼旁边的桓凌绡,意外的发现他也正瞧着我。
我粲然一笑:“嘿嘿,洵王大人别来无恙。恭喜大人喜得娇夫哇。”
尹天洵微笑着点点头,与我饮了一大杯酒,然后俯首帖耳道:“多谢你把绡儿完璧让与,我也做了你一个人情,不知青大人可还受用。”
我知道他在讲姚英歌,她的意思是我把桓凌绡完璧让给她,是她有本事,她把用完的姚英歌送给我,是可怜我。哼,尹天洵啊尹天洵,你什么时候都要占尽上风。
我勾唇一笑,不以为意道:“谢谢洵王大人成全,歌儿很好。”然后又举起酒杯转头对一旁的桓凌绡说:“不知洵王君可否赏面一饮?”
见我如此,桓凌绡似乎颇有些惊讶,他愣了一会拿起酒杯:“多谢丞相大人抬爱。”
我与桓凌绡对饮一番,然后对尹天洵道:“如此给面,看来洵王君与我比较投缘啊哈哈。”
我说完就眼都不眨得离开了那位置,又带上笑脸与旁人敬酒。
待敬到孟君,她也是与我相视一笑,仰头一饮而尽,多年情分全在不言之中。
只可惜王丽花不在场,不然我定要与她喝上三天。
酒过三巡,我就开始不行了。头晕乎乎的,脚也开始发软,胃里一阵阵作俑。
“我出去一下。”我与左右道。
我的脚下像踩着软绵绵的杯子,眼花缭乱的突然撞上一个人。那人的胸口很结实,撞的我眼冒金星,待我抬头一看,一个熟悉的脸映入我眼帘——桓凌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