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道懿旨下去,沈若兰被太后娘娘正式册封为了湛王妃。
因为现在是国孝期间,没有举行册封大典,甚至连桌酒席都不能摆,太皇太后怕委屈了沈若兰,就不光把她的名字上了皇族的玉碟,还特意给她颁发了金册和金印,以彰显她在她心中的特殊地位。
按楚国例,只有皇后和皇贵妃才有资格用金册和金印的,她不过是个王妃,太皇太后却破例给了她金册和金印,可见太皇太后娘娘对她有喜爱和多重视了!
不光册封她为湛王妃,还封了她爹沈德俭为逍遥郎,虽然只是个封号,没有什么实权,但却可食朝廷三品官员的俸禄,可谓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且还可以世袭,倘若有朝一日他不在了,可以在他的儿子中选出一个来世袭他这个逍遥郎的位置,子子孙孙,只要楚国的王朝在,他们沈家就永远都会有一个逍遥郎存在。
另外,太皇太后还封了她娘为三品忠义夫人,赐凤冠霞帔,格外还赏了好多东西,以嘉奖她教女有方,生出这般优秀的女儿。
除此之外,还免除了靠山屯儿三年的赋税,将靠山屯赐名为凤凰村,寓为飞出金凤凰的凤凰窝……
这一连串的好事儿,把沈德俭两口子都给乐蒙了,昨天他们还是靠山屯儿的平头老百姓呢,如今不光有了个做王妃的女儿,他们还一下子都变成靠食朝廷俸禄的贵人了,简直就是做梦啊……
农安县的县太爷接到太皇太后的懿旨,得知在他的治下竟然出了一个王妃娘娘,还是当朝最有权有势的湛王爷的王妃时,立刻屁滚尿流的坐着轿子前去靠山屯儿巴结,宣读太皇太后的旨意。
可惜到那儿时才发现,人家王妃娘娘一家早就搬到吉州王府去住了,如今就只有她最近的大爷还住在这靠山屯儿里,做了这靠山屯儿的村长。
于是,县太爷赶紧当着众村民的面,摆设香案,宣读了太皇太后的旨意。
这时,靠山屯儿,不,是凤凰村的村民们才知道,他们这屯子里当真飞出了金凤凰,沈老二家那个兰丫头,竟然做了皇家的儿媳妇了!
这……真是……太了不起了……
听完县太爷的旨意,凤凰村的村民们沸腾了。
“艾玛呀,咱们兰儿竟然做了王妃了,这可真是太好了,这下子,咱们可都是王妃的邻里了,听着都美气啊……”
“兰儿聪明伶俐,长得又美,能当上王妃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当初那个游方和尚不就算出她将来能当上娘娘嘛,我也早就看出这孩子跟别家的丫头不一样,也早就寻思着她将来能有大造化了!”
“你可拉倒吧,我记得你那么攒可是说老和尚的卦象要是能成真,就指定得应在沈老大家那个瘫子身上呢,这会子见人家兰儿当上娘娘了,你又来就坡下驴了。”
“哎,你这人咋说话呢?我啥时候说过那话了?你这不是瞎得得嘛?”
“谁瞎得得了,就是你说的,早些年老刘太太刚算完这个卦的时候你说的,我记得真真儿的呢!”
“那时候啊,那时候……兰儿也没像现在这么出挑啊?谁想到这孩子能出息这样呢?”
“也是哈,头些年看沈老大家的闺女长得俊俏,人又伶俐,大伙儿还都寻思着她能造一阵子呢,没成想还是不蔫声不拉语的兰儿更有出息,要不说这人啊,还真没场看去。”
“咋就没场看去了?还是你们识人不明!兰儿从前那不蔫声不拉语的样子,那叫大智若愚,是你们不会看,要是会看的,一眼就能看出这孩子有大智慧,跟别人家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那是呗,从前老二不大正过,她一个小孩子光靠自己就活这么大,要是没点本事,早饿死好几遍了,那里还能有今日的大福气……”
凤凰村里热闹的跟过年似的,大伙都在议论沈若兰当上王妃做了凤凰的事儿,也都很为自己的村子能出这么个金凤凰感到骄傲和自豪!
只有沈若梅,在听说沈若兰真的北册封为湛王妃后,心里恨得都要着火了,要是她能动弹,肯定逃出去,逃的远远的,绝不再听那个死兰丫的任何消息!
对沈若兰能当上王妃的事儿,沈大爷是由衷的感到高兴,沈大娘则挺复杂的,一方面,她既高兴自己家能出了个王妃,这样往后她儿子孙子连同他们老两口子也水涨船高,身份跟从前大不相同了;另一方面,她还是有点嫉妒的,今时今日,她已经不在指望她那个闺女有啥作为了,但是毕竟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她都一直认为这个王妃的位置是她的闺女的,如今被她视为自己家的东西被二房给抢去了,她的心里难免有点儿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