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汉的小农妻_作者:五女幺儿(1257)

2018-07-22 五女幺儿

  这几天,老张头天天跟沈德俭出去,但都没有带着张大勇,所以张大勇也不知道爹天天出去干啥去了,还以为爹已经看过三勇看中的那个丫头了呢,所以就想问问老爹对那个丫头的看法,跟三勇相不相配,合不合适。

  张兴旺听到儿子的询问后,轻描淡写的说,“他俩不配,三勇还小,不必急着张罗亲事。”

  张大勇听了,哦了一声,就没再提起,闷声跟着老爹回家去了……

  他不管三勇跟谁合适跟谁不合适,也不管三勇将来娶谁,只要他有答案答复他媳妇就够了……

  张兴旺回到桃花村那天,正好是元旦。

  这一天,一个三十多岁、尘仆仆的妇人走进了凤凰村。

  妇人衣衫破旧,满脸的憔悴,一看就是饱经沧桑,历尽千帆的人。

  这妇人就是几年前携带女儿离开凤凰村的尤氏,如今女儿也跟她翻脸了,她只身一人在外漂泊,总觉得像没根的浮萍似的,凤凰村起码还有她日夜牵挂的人,所以就不远千里,长途跋涉,重新回到了凤凰村。

  一进村,尤氏就彻底傻了眼。

  这还是她记忆中的靠山屯吗?

  怎么完全变样儿了?

  放眼看去,到处都是青堂瓦舍的砖瓦房,村里的几条主路还铺了石板,跟镇上似的,要不是村口那棵熟悉的古榆树,她几乎都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

  记得她走的时候,屯子里就沈老二一家是砖瓦房,可现在家家户户都是砖瓦房,有的还修了砖院套,简直比城里还要阔气。

  顺着村路往屯子里走,还会发现不少人家的院子里都拴着牛、马等牲口,过去屯子里可就只有老于头家和大春家有牲口,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

  她不在的这些年,屯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怎么会有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疑惑着,一路向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

  大概是因为年久失修的缘故,她的小房子已经塌了,院子里也长满了一人来高的野草,如今是冬天,那些野草已经干枯,萧萧瑟瑟的立在雪地里,一片凄凉。

  尤氏看到自己的房子已经塌了,顿时心凉了半截,虽然回来之前也已经想到房子可能会塌,但真正的看到自己的家变成了废墟,心里还是难受的想哭。

  她站在破败的家门口,正难受着,忽然听到身后有人一惊一乍的说,“咦,这不是尤氏吗?”

  尤氏回过头,看见沈大锤媳妇一手拎着筐,一手拎着粪叉子,似乎正在捡粪呢。见尤氏回过头,她大声说,“艾玛呀,真是你呀?你咋回来了呢?”

  尤氏赶紧擦了擦腮边的眼泪,说,“美娇出嫁了,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我一个人也没意思,就回来了。”

  胡美娇是在五月份时出嫁的,嫁给了一个外地来京城的绸缎商人做外室,之所以能嫁给那个客商,这里面还有尤氏的功劳呢!

  这几年,尤氏带着胡美娇,一直生活在京郊,靠着做针线维持生计。

  尤氏虽然作风不好,但女红还是很可以的,在她的调教下,胡美娇也做了一手好针线,娘俩靠着给绣坊刺绣、打璎珞、做荷包挣点儿小钱儿艰难度日。

  只是,尤氏是受用惯的人,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让她天天低着头,没完没了的绣花、打缨络、做荷包,这样的日子太单调太辛苦了,加上她才三十出头,正是如狼似虎需要男人的年纪,于是,没干几个月,尤氏就过够了这种辛苦赚钱的日子,又开始想勾搭个有钱的男人养活她们娘俩。

  寻摸了一阵子,终于叫她给寻摸到一个目标,只是目标有点儿大,是给她卖绣品的绣坊供货的一个南方绸缎商人,叫做何二爷的。

  何二爷四十多岁,是南方人,每年都会从南方运丝绸到京城来贩卖,颇有家资,比尤氏从前的姘头加起来乘以十都富有,若真勾搭上他,她们娘俩这辈子就妥了。

  可惜,她的想法是好的,但人家何二爷可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平日里青楼楚馆的没少逛,像尤氏这种农村出来的半老徐娘了(还缺两颗门牙),白给人家人家都不要,嫌膈应的慌。

  不过,有一次他看见尤氏带着胡美娇来绣坊送货,见到胡美娇的一霎那,何二爷顿时眼前一亮,胡美娇这种水水嫩嫩的小美人儿,一看就是未经人事的,可比妓院里那些被人玩儿烂了的娼妓和尤氏这种老帮菜美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