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都是她那榆木疙瘩的男人坚持的,她有两个儿子,将来也是做婆婆的人,也不好拦得太过,免得将来的媳妇有话说,所以,尽管心疼的要命,还是咬牙着挺着了。
反过来看看老二,该他给老太太的养老钱他一文都没给过,老太太领着老三去要过几回,那不是人的玩意儿干脆躲出去了。
一样的儿子,凭啥就他们家干往出拿粮食,另一个就一毛不拔啊?她这心都不平衡多少年了,这回她算是寻思好了,要是老太太不肯帮忙,那她往后也不交养老粮食了,一个粒儿都不交,反正有老二在那比着呢,她也不怕别人背后说三道四。
到时候她就直接跟老太太谈,看她敢不敢不帮!
心儿是这么想的,但嘴上却是另一番说辞:“你还记不记得当年那个游方和尚给咱娘算命了,说娘有一个孙女是凤命,能当娘娘呢,娘就只有梅儿和兰丫俩孙女,兰丫你也知道,瘦得跟个干巴猴子似的,整天蔫头耷拉脑,就她那样的找个家境殷实的泥腿子都费劲,哪个王爷皇子的能看上她?除非瞎了。”
“咱们家梅儿就不一样了,长得俊俏,性格又活泼讨喜,说不定将来能有大造化呢,要是真应了他的话,咱们一家子不都妥了吗?到时候成了皇亲国戚,吃香的喝辣的,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咱家福村和金存也能跟着大富大贵了,可要是让她嫁给老张家二小子,梅儿这辈子也就是个村妇了,还能有啥指望啊?”
游方和尚?
凤命?
趴在门外偷听的沈若梅怔住了,这可是她一回听说。
原来,她还有这么了不起的命格呢,娘娘啊!
沈若梅心中大喜,她就说嘛,凭她的长相身段,做个有钱人家的夫人少奶奶的绝对没问题,没想到居然不止是夫人少奶奶,她是娘娘命啊!
那……丁公子就是个小小的棺材铺少掌柜,是不是也配不上她呢?
正纠结着呢,她爹的声音又飘出来:“游方和尚的话你也信?那都是江湖骗子,就骗你这样的无知村妇呢?”
“哎呦,那可不一定,当年他给咱们屯子那几个人算的可都应上了,不信你去问问顺子娘,当年那和尚说顺子十七岁娶妻生子,你看不正好应上了嘛,我觉得咱们梅儿说不定也能应上呢。”于氏反驳。
沈德宝拿起烟袋锅子,不以为然的说:“就算算得准又能咋样,和尚说的是娘的孙女,也没单指咱们梅儿,老三还没成亲生子呢,说不定是应在老三家的闺女身上呢。”
“得了吧,就老三长那猴头八相的德行,能生出啥好看的闺女来。”
一提到小叔子,于氏是满肚子的怨气,她这个小叔子从小就是个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手儿,你说你一个乡下人,好好种地过日子不行吗?非得嘚嘚瑟瑟的去读书,说什么要考状元,当大官,结果八岁启蒙到考到现在,连个秀才都没考中呢,真是羞死人了。
第16章 殷勤
老太太也是的,一味的宠着小叔子,他说念书就供他去念书,分家时更是把好地和老房子都留给他了,自己家每年给她的养老粮食,也都让她拿去填小叔子那个无底洞去了。
其实小叔子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之所以坚持读书,无非是想躲避繁重的田间劳作罢了,可惜老太太看不清这点,还梦想着有朝一日小叔子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她也跟着做诰命夫人呢!
真是笑死人了!
沈德宝对这个三弟也是一百个不满意,听到他老婆埋汰他,他也没反驳,只是嘀咕说:“这话咱在家说说行,你可千万别让娘听到了,当心她跟你闹。”
“知道了,我又不疯不傻的,哪敢说你娘的心尖子啊,我还要不要命了?”于氏答应着,心里暗暗高兴。
爷们虽然到最后也没同意兰丫替她的梅儿出嫁,但语气已经不像刚开始时那么激烈了,她再加把劲儿,多吹吹耳边风,他一定能同意
……
这边,沈若兰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家给算计上了,送走了张二勇后,拿几个地瓜喂了羊,自己又吃了一个肉包子,就洗洗睡了。
许是白天走路过多得缘故,这一觉她睡得很香,一直睡到日出三竿才起来。
穿好衣服后,她在院子里做了一套广播体操,直做到身上出了一层薄汗才停下来。
这算是她锻炼身体的开始吧,都说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身子也要一点儿一点儿的养,她的身子太弱,不适合开始就做剧烈的运动,做广播体操刚刚好,她都想好了,等她身子再强点儿,就做瑜伽、之后打太极、练柔道,循序渐进的锻炼,一个冬天,咋也把身子锻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