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儿子,肯定指的就是她小儿子了,至于那个孙女,绝不会是梅儿和兰丫,那俩死丫头,一个在她面前只会哼哼哈哈,敷衍了事,一个干脆就跟她翻脸了,俩人没一个好的,就算她们当上了娘娘她也借不上啥光,还不如叫她们嫁给穷汉呢,她看着也解气。
和尚说的那个娘娘,肯定就是小儿子将来的闺女,要是儿子考不上状元,她那未来的孙女就没有机会进宫当娘娘了。
为了儿子、孙女,也为了自己将来能当诰命夫人了,她也只好跟老二那个瘪犊子服软了......
**
“啧啧,怪不得兰丫今天送过来那么一大块猪肉呢,原来是发财了,我说咋那么大方呢!”
往家走的时候,沈大娘有点儿不是滋味儿的说了一句。
沈若梅哂笑一声,“都发大财了,才给咱们那么一小块儿猪肉,真抠!”
对二叔家发财的事儿,沈若梅一点儿都不高兴。
虽然二叔家发财,他们家也能跟着捞点好处,可是,跟这点儿好处比起来,她更情愿二叔家还像从前一样穷,比原来更穷她才高兴呢!
为啥?因为她没办法忍受兰丫超过自己。
从小到大,兰丫就是在她的鄙夷和唾弃中长大的,在她的眼中,兰丫一直卑微如泥,可以随时被她踩在脚底下去,可就这样一个卑贱的丫头,现在竟然穿的比自己好,吃的比自己好,甚至还跟自己的前未婚夫订了婚(这是她最生气的)!
她怎么可以过得比自己好呢?
她哪配过那么好的日子啊?
还有,张二勇瞎了吗?怎么看上她了?
虽然是她先提出的退婚,可是在她的心里,张二勇就应该一直对自己念念不忘,并为失去自己而痛苦不已,除了自己,他应该再也看不上世界上任何女人,为自己孤独一辈子......
可是,这才退婚几天啊,他就跟死兰丫纠缠在了一起,还迫不及待的订了婚,这让她的虚荣心和自信心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并深以为恨,觉得自己的东西被兰丫觊觎了,抢去了似的,并在心里暗暗的给沈兰丫又记上一笔。
“人家又不该咱们的,给块肉就不错了,你还挑上理了?”沈福存抱着孩子走在李巧莲的身边儿,听到沈若梅的抱怨,就嘀咕了一句。
沈若梅本来就心眼子不顺呢,听到大哥的话,回过头就白了他一眼,阴阳怪气的说:“兰丫现在又没在这儿,你这些溜须拍马的话还是等她在的时候再说吧。”
“得,姑奶奶,就当我没说行了吧。”
沈福存知道沈若梅的脾气,晓得她现在犯红眼儿病呢,也懒得跟她争执,就故意放慢了步子远离了她,跟他老娘走在了一起。
走到家门口的时候,沈大娘顿住脚步,说,“你们先进去吧,我上老二家看看去。”
沈福存忙拉住她的胳膊,说:“娘,都这个时候了,你上人家干啥去呀?别不是也跟我大姑老姑似的那么想的吧?娘,我跟你说你可千万别那么寻思,咱们不能那么做人!”
沈大娘老脸一红,骂道:“你这死孩子寻思啥呢?我就是想过去瞅一眼,哪寻思别的了?”
“没有就好,你可别糊涂了,当心我爹不依。”沈福存不放心,特意把他爹抬出来,想打住他老娘不该有的心思。
沈大娘确实也有沈秀云她们那样的想法,只是没有她们表现的那么强烈而已,她的打算是,要是老二肯教他们家手艺,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要是不肯教也没事,他不是天天跑县城卖冻子去吗?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就让福存和金存都过去帮忙,他俩是他的亲侄子,他肯定不能亏待了他俩,到时候,家里不就多了两个进项,不就能宽绰些吗?
打着这样的主意,她一盘算着来到沈德俭家。
结果,沈德俭家锁头把门,一家子都不在,也不知道干啥去了。
**
镇上
沈德俭正坐在老于头的驴车上,耐心的等着女儿‘女婿’呢,本来说好一起去看灯,但是他见女婿追来了,不想打搅他俩,想想女婿明天就走了,一走好几个月,想给俩孩子点儿独处的机会,就借口乏了,先回到车上等着他们,让他们自己看灯去了。
摆花灯的街道跟摆小摊的街道不是同一条街,而是两条交叉的十字街,沈若兰和张二勇走到那条放花灯的街道时,街道两旁早就被各样的花灯、灯棚占满,放眼望去,万千灯火,从远到近,满眼是灯,蔚为壮观,街道上人声鼎沸,不时还有各种杂耍队伍吆喝着经过,人头攒动,万人空巷。